玉米须的药用价值_玉米须的副作用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_玉米须的副作用

文章插图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
玉米须又称棒子毛,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玉米须为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的花柱和花头 。玉蜀黍一年生草本,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晒干或烘干 。
玉米须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状或须状,完整者长至30厘米,直径0.5毫米,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柱头2裂,叉开,质柔软,气无,味淡 。以柔软、有光泽者为佳 。
1、功能主治:利尿,泄热,平肝,利胆 。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 。
2、药用价值:
玉米须,甘平,中医认为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肿、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 。玉米须对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肾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它虽然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但作用不是太强 。玉米须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所以有较弱的降压作用 。玉米须能促进胆汁排泄,所以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 。和退黄的茵陈配合,还可以治疗肝炎导致的黄疸 。
3、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1~2两;或烧存性研末 。
(2)、外用:烧烟吸入 。
玉米须的副作用
玉米须味甘、淡,性平 。除了不宜多服外,诸无所忌 。
玉米须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相关配方: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_玉米须的副作用】(1)、治风疹块(俗称风丹)和热毒:玉米须烧灰,兑醪糟服 。(《四川中药志》)
(2)、治糖尿病:玉蜀黍须一两 。煎服 。(《浙江民间草药》)
(3)、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玉米须、西瓜皮、香蕉 。煎服 。(《四川中药志》)
(4)、治脑漏:玉蜀黍须晒干,装旱烟筒上吸之 。(《浙江民间草药》)
2、医学论述:
(1)、《滇南本草》:宽肠下气 。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 。
(2)、《岭南采药录》: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 。又治小便淋沥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汤频服 。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能降低血压,利尿消肿 。治鼻血、红崩 。
(4)、《四川中药志》:清血热,利小便 。治黄疸,风热,出疹,吐血及红崩 。
(5)、《浙江民间草药》:“开胃,平肝,祛风 。”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_玉米须的副作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