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诊治


糖尿病中医诊治

文章插图

糖尿病中医诊治
1、糖尿病的中医诊治方法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一般将糖尿病分为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和阴阳两虚型等 。
气阴两虚: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为续断此证 。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少津,舌边有齿痕,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 。通常采用益气养阴治疗,可选用玉竹、制黄精、生黄芪、制女贞、枸杞子等 。
阴虚热盛: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采用养阴清热治疗 。可选用冬桑叶、地骨皮、小川连、天花粉、原麦冬、生地黄等 。
阴阳两虚: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
采用温阳育阴治疗 。可选用鹿角霜、熟地、山茱萸、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等 。
2、哪些糖尿病适合中医治疗
2.1、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异常的患者一部分会长期保持糖耐量异常状态,一部分会逐渐恢复正常,还有一部分会逐渐发展成为糖尿病 。对这部分人群,在认真进行饮食管理与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调理,可以对血糖和血脂进行有效干预,可以降低50%的糖尿病的发生率 。
2.2、轻中度2型糖尿病
临床上时常可以见到轻中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不太高的老年患者,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可以单纯应用中医药治疗,就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满意的范围 。
2.3、血糖控制良好但症状缓解不明显
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经过综合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仍然存在一些症状,如口干又不想喝水,疲乏无力,体弱多汗等气阴两虚的表现,西医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这时可以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可采用益气养阴、填补肝肾、清热利湿等对症治疗的方法取得良好疗效 。
3、糖尿病中医治疗的方子
3.1、用马齿苋治疗
用药方法:取干马齿苋100克,用水煎,每天1剂,早晚分服 。本方对于未曾服用过治疗糖尿病的西药与刚发病不久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着 。
3.2、用僵蚕散治疗
用药方法:取僵蚕适量,将其研成细末,每次服用僵蚕末2克,每天服3次,饭前用白开水送服 。2个月为1个疗程,也可在间隔15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 。
3.3、用棕榈子治疗
用药方法:每日取经霜棕榈子(以陈者为佳)30-60克,用水煎,代茶饮,1个月为1个疗程 。在服药期间,病人应禁食鱼腥类、肉类及甜腻类食物,并应节制性生活 。
3.4、用地骨皮治疗
用药方法:每日取地骨皮50克,将其放入1000毫升水中,用慢火煎至剩500毫升水时即可,代茶饮,同时可服用维生素类药物 。
3.5、用鲜柠檬治疗
用药方法:每日取鲜柠檬30-50克,将鲜柠檬绞汁或泡水,分3次服 。10-15天为1个疗程,也可在间隔10-15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 。
糖尿病如何护理
每天洗脚,温水(高于40),不使用刺激性洗涤剂清洗,超过5分钟,如出现溃疡、破损不宜泡脚;
干毛巾擦干,尤其是趾间,可使用一条浅色系毛巾,方便观察;
干皮肤涂润肤霜,避免在趾间,不宜用爽身粉;
洗脚后仔细检查有无皮肤病变,及时就诊;
不要自行处理或修剪病变处,不要用鸡眼膏去鸡眼;不要赤足走路;
不要用热水袋或电热毯等热源温暖足部,可用厚毛巾袜;8 。每日做小腿和足部运动;
吸烟对糖尿病大血管尤其不利,必须戒烟;
不穿“小鞋”,袜子应选全棉或羊毛的,松软合脚、透气性好、吸水性强,过小或袜口过紧会压迫足背动脉,影响足部血液循环 。
糖尿病要注意什么
1、要保持低钠高纤维素饮食
高钠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造成粥样动脉硬化,所以不要吃过多的钠盐,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可以溶解的纤维素,这些食物能够改善胆固醇、脂肪以及糖类的代谢,并且可以减轻体重 。
2、要限制淀粉不要吃糖
淀粉可以为机体提供所需要的能量,但是多余的淀粉会在体内转化为糖分,会加重糖尿病,所以应该限制淀粉的摄入,而糖类更是糖尿病的禁忌 。
3、要限制脂肪与蛋白质的摄入量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糖类、脂肪以及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由于糖尿病易于合并粥样动脉硬化的发生,所以需要限制脂肪的摄入,糖尿病患者不要吃脂肪和胆固醇过高的食物,同时糖尿病易于合并肾病,蛋白质摄入过多容易给肾脏造成负担,所以应该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
4、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糖尿病中医诊治】糖尿病患者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会较重糖尿病,所以应该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

糖尿病中医诊治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