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降血糖的原理


胰岛素降血糖的原理

文章插图

胰岛素降血糖的原理
1、胰岛素降血糖的原理
1.1、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
在人体内许多组织的细胞膜上都存在着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在细胞水平发挥生理作用,首先必须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才能开始发挥其生物效应,这是胰岛素发挥正常生理作用的先决条件 。
【胰岛素降血糖的原理】1.2、安排糖分的贮藏和使用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和靶细胞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可以“命令”从食物中吸收进血液的糖分加速进入肝脏、肌肉等组织,并以糖原的形式贮藏起来备用;同时又约束贮存在这些组织里的糖原不能轻易溜回血液里,免得引起血糖过高 。
1.3、帮助脂肪的合成和贮存
胰岛素可以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使三酰甘油合成增多,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增快 。它还可以抑制脂解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脂肪的分解 。在这一作用下,胰岛素可以把体内一部分多余的糖分赶入到脂肪组织里,并将这些糖分转化成脂肪贮藏起来 。同时,胰岛素也不让脂肪组织随便分解成葡萄糖 。
2、胰岛素的药理作用
治疗糖尿病、消耗性疾病 。促进血循环中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合成糖原使血糖降低,促进脂肪及蛋白质的合成 。
3、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代谢过程 。对糖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降低;对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贮存,减少脂肪分解;对蛋白质: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以增加蛋白质合成 。总的作用是促进合成代谢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作用机理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 。
胰岛素降血糖会产生依赖吗
胰岛素确实是激素,激素也确实有存在依赖的问题 。但是,之所以发生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的本身分泌功能已经不足甚至衰竭了,这个时候即便不补充胰岛素,胰岛也很难恢复胰岛素的分泌,甚至会加重耗竭 。而不补充胰岛素会直接导致血糖居高不下,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病 。
这个时候,只能也必须使用胰岛素 。就像一个人截肢了,或者牙齿掉了,必须借助假肢和假牙,这样是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因为这种自身不足是不可能再恢复的,牙齿掉了不可能再长,胰岛功能衰竭了也不可能自动恢复 。从这个角度上说,胰岛素的发现和使用,绝对是人类的一大幸事,使糖尿病有了最好的治疗办法 。
即便是用上了胰岛素,也不是就要终身注射的,胰岛素治疗只是一种方法,一旦血糖降低到合理的范围内,就可用口服降血糖药治疗,而通过胰岛素的补充,有时还可以使一直拼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得到休息,休整以后,还有可能让自身的胰岛继续发挥作用,自己去“抵抗”糖尿病的 。
长期打胰岛素的危害
1、长期注射胰岛素易造成胰岛素过敏
胰岛素过敏往往是因为注射了非纯化胰岛素或动物胰岛素导致的 。胰岛素过敏分为局部过敏与全身过敏 。局部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及其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 。全身过敏可能会出现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休克的现象 。
2、长期注射胰岛素会引起腹部肥胖
长期打胰岛素容易使人的体重增加,尤其是腹部肥胖,二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多见 。如果在注射胰岛素后出现肥胖的现象,往往是高胰岛素血症的表现,建议患者可以的改用纯化胰岛素或者加服降糖,达到降低胰岛素使用量的效果,减少身体发胖的现象 。
3、长期注射胰岛素易出现低血糖反应
出现低血糖的反应往往是由于糖友注射过量的胰岛素,并且没有按时吃饭,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容易引起低血糖的现象,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昏迷 。
4、长期注射胰岛素易出现胰岛素水肿
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病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由于自身体内的失水、失钠、细胞外液减少 。一旦患者开始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会在血糖控制后的4~6天内,出现体内水钠潴留的现象,造成四肢水肿的现象 。
5、长期注射胰岛素会造成皮下脂肪营养不良
造成皮下脂肪营养不良往往是由于糖友长时间使用非纯化胰岛素,或者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而造成的 。

胰岛素降血糖的原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