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阶段行为_恋爱阶段表现


恋爱阶段行为_恋爱阶段表现

文章插图
导读:不同恋爱阶段行为也是不同的,恋爱阶段行为应当是循序渐进的,恋爱是从零开始的一段美好的旅程,但也不要把它当成是生命的全部 。
恋爱
「You Only Live Once.」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Pewdiepie笔者留意到「烧死异性恋系列」的点击率通常都比较低?所以真的很感谢有点击这系列的读者的确,爱情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都是充满魔力的、完美无瑕的、有着巨大力量的一件美好事物 。例如之前很有名的「世界很大 , 我想去看看」辞职信的女教师在辞职后没有去过其它国家,而是很快就结婚了 。她是这样说的:「丈夫就是我的世界 。」这个故事真是十分浪漫、动听,爱情在这个故事中处于一个至高无上的置位 。然而,请不要把爱情这件事放得那么高,因为爱情不是人生的灵丹妙药 。「只要能与我的灵魂伴侣在一起,无论遇到甚么事,我都不会害怕!」这句对白很常见吧 。可是事实真的不是这样的 。着名个体心理学家阿尔弗莱德·阿德勒主张:爱情本身是不能够解决任何问题的,同时也不存在某一种价值是超越于其它价值 。所以请不要尝试用爱情去解决生活的问题和人生的烦恼 。
可是,为甚么有那么多人相信爱情有神奇的法力去解决一切的问题呢?
因为爱情是一种令人内心变得「强大」的方法 。其实要达到这个效果有两种方法:依靠自己和依靠他人 。而爱情,很明显就是后者 。在儿童时期,如果儿童自己一个面对陌生人、凶恶的狗、黑暗的环境等情况,儿童都会感到焦虑 。不过,当儿童的母亲也在场的话,儿童就会表现很很有安全感 。因为儿童依靠母亲而得到了安全感,从而使儿童的内心变「强大」了 。爱情的功用大概如是 , 只不过是变成了成人依靠恋人而获得安全感 。不得不说 , 依靠他人是个方便的方法 。反观依靠自己就不是个简单的选择了 。如果要不依靠他人去令自己拥有「强大」的内心,方法有:把潜意识意识化、发展自己的潜能、改变自己的生命剧本等等 。
如果用仙侠小说的修练方式为比喻的话 , 这叫修道千年与一夜成魔 。依靠自己是正道的修练方式,过程相当辛苦也不太可能短时间见效;依靠他人就是魔道的修练方式,简单方便快速,但需要小心走火入魔 。例如失恋时,如果之前是用「魔道修练」很容易会伤心得歇斯底里,真的像入了魔障一样;但如果本身是用「正道修练」的话,虽然也会伤心,但至少不会做出因为失恋所以跳楼的傻事 。同时,如果是依靠爱情而取得安全感就会特别害怕失去爱情,这种害怕其实对爱情关系本身的发展也是不好的 。所以不要把自己的所有都建立在爱情这一种价值之上,爱情不是甚么万能的灵丹妙药 。
那么如果爱情不是灵丹妙药,爱情到底有甚么用呢?
谈一个爱情最初、最基本的功用——禁止人随意发生性行为 。如果说婚姻是在法律上禁止人随意发生性行为的话,爱情就是在道德上禁止人随意发生性行为 。要知道人类都有性本能,不过文明社会需要控制这种本能,所以就发明了婚姻和爱情去压抑性本能 。结婚最原始的意义基本上就是:你能合法地与对方疯狂性交了 。
可能有人会不相信这观点 , 马上会用「柏拉图式爱情」来反驳,但其实根据柏拉图原文的内容,柏拉图式的爱情主要是指男性之间的爱情,特指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式爱情的真正义意根本就不是精神恋爱 。还有柏拉图觉得男女之间的爱情都只是为了「啪啪啪」 。所以可以说柏拉图是最早的烧死异性恋支持者之一 。
当然,上面那个不是强力的论点 。真正的论点是:婚姻和爱情是有正确与否的,而判定婚姻和爱情是否正确的根本元素之一就是其性行为是否正确 。例如在古代,同性性行为是不正确的、一夫多妻的群体性行为是正确的、近亲性交是可以的,所以当时的婚姻是不包括同性婚姻的 。不过现在人们觉得同性性行为是正确的,所以现在同性婚姻开始被接受 。这就正正体验出婚姻和爱情是对性行为的控制 。
不过婚姻和爱情的正确性更多的是与伦理哲学有关 , 如果想了解更多笔者会推介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麦可·桑德尔的《正义:一场思辨之旅》 。本文要说的就只是不要把爱情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罢了 。
恋爱阶段行为
第一阶段【无知期】
不明白恋爱的意义也不明白什么是感情,行为导向根据内心的好奇或老师家长反对的叛逆表现行为
1:对有好感的人嘲笑、作弄、欺负
2:默默关注,在同时在场的情况下能离多远离多远避免发生交集3:喜好对方的喜好 , 就是喜欢在一起玩
主要人群小初中生,此类人群在感情中基本无害
第二阶段【虚荣期】
是无知期的延伸,不明白恋爱的意义也不明白什么是感情,行为导向根据内心的好奇或老师家长反对的叛逆 , 或是对性的渴望表现行为
1:注意形象外表,耍酷,打篮球,玩街舞 , BeatBox,吸烟,打架,模仿明星2:喜欢鹤立鸡群,做怪异的事情从而希望得到异性关注3:脚踏多条船 , 得到即分手
主要人群自初中至工作皆有 , 以高中、大学居多,此类人群以男女朋友数量及质量为炫耀资本,或以收集处男、女第一次为爱好 , 与此类人群交往往往比较容易收到伤害非同类人可以幸免,同类人易建立炮友关系
第三阶段【懵懂期】
本阶段在恋爱或感情中已产生需求,或安全感,或提款机,或排解寂寞,或生理需要多数本人并不自知表现行为
1:乐于接触异性,乐于参加社团、社交活动
2:愿意付出,讨好异性,只要能建立情侣关系3:不易分手 , 依赖对方,要求多且奇葩
此阶段人群各年龄层次皆有,与此类人交往容易争执,此类人往往伤害对方而不自知,稍不如意易抱怨生气或寻死腻活往往扮演受害者角色,若对方提出分手则四处控诉,让你身败名裂!
第四阶段【渴求期】
此阶段人群对恋爱及结婚有明确定义,恋爱为了结婚,结婚为了不受长辈亲友逼迫、或是自己身边出双入对而羡慕嫉妒后渴求、或是想通过结婚改变生活质量,此阶段人群目的性更强,价值观受普世价值观影响严重,女方重视对方相貌、身高、学历、收入、家庭背景,男方则希望女方貌美如花、身材苗条、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且唯自己马首是瞻,此类人群是“直男癌”、“直女癌”高发人群 。
表现行为:与第三阶段类似但更为夸张
4:会注册相亲网站,报名相亲活动,发动周边有生力量介绍对象 。
5:闪婚、闪离
此阶段人群与三阶段类似,让自己及对方都很辛苦,不如意时反应更为强烈,是本人深恶痛绝及绕道而行的角色!
第五阶段【成熟期】
此阶段人群对恋爱及结婚有明确定义,并不受普世价值观的影响 , 对另一半的内在要求更高(指与自己价值观相契合)表现行为
1:不骄不躁 , 宁可单身 , 绝不凑合,绝对的宁缺毋滥2:拿得起放得下
【恋爱阶段行为_恋爱阶段表现】3:不轻易确定关系,但步入婚姻后普遍幸福度较高此类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很难受旁人左右 , 在世人眼中 , 他们未必是成功的,但是普遍心态好,无论顺境逆境皆能泰然处之 , 能找到生活的乐趣,此类人群包容度较高,与人相处让人舒服,尊重不同的观念 。
而各阶段间不存在必然递进性,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所有阶段!
本人拙见,所谓门当户对、合适是有近似的价值观,所以问题较少,易于磨合,即便包容性不强也能过的幸福 。(相似环境下成长的人可能性更高,也不绝对,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但观念不同但并不强势的人,非原则性问题能够尊重理解,找到求同存异的智慧,此类人选择面较为广泛,能够与“互补”(存在观念差异)的人和谐相处 。
而强势的人,喜欢以己度人包容性差,当面对不同理念的时候即使出自内心为他人考虑,但是用自己的思维难以得到别人认可,即会产生矛盾 , 久而久之难以共存 。
辩证看待恋爱 。

恋爱阶段行为_恋爱阶段表现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