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寄生者心理_寄生者感情分析


感情寄生者心理_寄生者感情分析

文章插图
导读:感情寄生者心理通常是不健康的,这和幼时成长经历有关,感情寄生者心理需要加以正确的疏导才能够拥有一段健康的爱情 。
依赖
依赖感寄生型人格,晕轮效应,不安全感导致的控制欲奇怪的“寄生者”
“不会吃饭 , 不会睡觉,什么都要人陪着,你刚刚离开一会儿,她就哼哼唧唧,但只是用目光四处找人 。”
“她这是怎么了?”
你你刚来访的时候,是被2个闺蜜带着来的,神情麻木,对外界刺激几乎没有任何反应,因为失恋的缘故,她不能正常的工作,生活,甚至连行走吃饭睡觉都退行到一个婴儿的状态 , 累死闺蜜一票人 。
有一种人,在亲密关系中,叫“寄生者” 。
过度依赖 , 担心被遗弃,厌弃,离弃;于是紧紧的依附,以满足对方的一切作为全部或大半精神支柱,为了对方放弃社交生活、独处的时间、灵性思考与修行 , 甚至是原本正向积极的喜好、价值观,这一类人 , 在婚恋情感或其他亲密关系中,称之为“消失的人”或“寄生者” 。
而这一类人,虽然其中也不乏男性,但因为男女思维方式大多迥异的缘故 , 所以,这里谈及的“消失的人”多以女性为主 。
美国心理学专家贝芙丽 。英格尔在她的《爱他也要爱自己》一书中也谈到“消失的女人”,为何会牺牲自己的主体性与自尊 , 错失追求个人成长的机会呢?
一旦亲密依赖关系出现问题,这样的被迫抽离,几乎让这一类“寄生者”无法接受,有的无法回到以前的生活 , 甚至衣食住行都退行为婴儿状态,苦闷,憔悴,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感官失调,自卑自罪,失眠焦虑,甚至是抑郁,导致部分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
你你在稍微清醒一点之后,开始疯狂地宣泄情绪,连自己已经做了一个怨妇都不知道 。
“他让我不去参加闺蜜的生日party,我就不去;他让我不穿短裙子我就把家里的短裙全丢掉;他让我不准和陌生人说话,我就不说话;他让我卸载掉微信和qq聊天工具,我就卸载;他让我多看书 , 我就多看书,而且还必须看他给我选的书籍 , 尽管我从不喜欢看书和学习;他甚至都不准我看《煎饼侠》、《屌丝男士》这类喜剧片,说我够白痴了,再看可能更智商为0了……我都做到这份上了,他还想怎样?”
等情绪宣泄完毕之后,ta的能量耗尽了,陷入了抑郁,并伴有躯体疼痛,无力感的症状 。
你你认识这段感情的男主人公是通过微信摇一摇的功能,一见面,你你就为男主角风流倜傥的外表 , 揶揄风趣的幽默感,小细节的体贴入微、不菲的工作收入等特质深深吸引 。
她几乎在心里感叹:“欧 , 我的上帝呀,除了他 , 我再也遇不到这么好的男人了!”
或许是这样的思维一开始就给了她“抱紧了别撒手”的暗示,两人迅速进入热恋,从相聊甚欢到发展成亲密关系,不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
可自此之后,你你就从一开始的被迫接受被男主人公改造,到主动的配合被改造,乃至到最后的“强迫症依恋” 。
现在,这段关系里的“男主人公”突然消失了,连句“道别”的话都没有,他倒是抽刀断水,绝情绝义,而你你一个人心里忽然空出了好大一个空洞,平时习惯依赖的肩膀突然消失了,她的魂灵无处相依 , 整个人轰然倒地 , 行为退行是再正常不过了 。
“你当时为什么从来不拒绝他的强迫改变呢?”我问她 。
她眨巴眨巴泪眼,问了一个看上去很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我……我可以吗?”
这——有点像一个5岁的孩子在家里拉着妈妈的衣角问,自己是否可以上厕所一样那么令人哭笑不得 。
“你知道通常心理学层面上,寄生者分为三种类型 。”我看着你你的眼睛说 。
“那——您说说看,我是哪种类型?”
不要做感情的寄生者
有一个真实的例子:自从丈夫离开人世后,妻子觉得世界都不存在了,她是如此爱他 。空荡荡是我没有依靠 , 孤独而悲伤 。她去拜访一名出色的心理医生 , 寻求帮助 。因为她痛苦得想要自杀 。
“我实在太爱他了 , 没有了他,我不能再活下去 。”
“你知道不知道 , 你根本不是爱他!”心理医生回答 。
“你这是什么话?没有他我不能活下去 。我可以为他去死 。”她愤怒了 。
心理医生问:“你知道什么是寄生吗?”她愣住了 。
“当你需要靠着另一个人而活下去,你便是一个寄生者 。在你们的关系里 , 没有选择,没有自由 。爱应该是自由的选择 。两个人相爱,意味着其中的每一个人,完全有能力独立生存,但是他选择了与对方在一起 。”
这段话闪电一般击中了她 。
一连许多个漫长而辗转的夜,她若有所思 。
后来 , 她不再找心理医生 。因为依靠医生,也是一种寄生 。
她只带上医生的那句话,真正地像一个成熟的人,去学习生活 。慢慢地,她学会为自己寻找生命中的快乐 。当时的伤痛,渐渐地愈合,丈夫逝世的阴影,也在慢慢褪去 。
一年来,她的父亲和母亲相继离开人世,她安静地承受着失去亲人的悲伤,却再也没有绝望与自杀的念头 。她已经学会了情感的独立 。她明白了,一个真正成熟的人 , 在情感上不需要依靠任何人,能够独自地站立起来 。
还有一本着名的心理之书《无路之行》给爱下的定义 , 让人看见后愣住了 。定义是这样的:爱,是一种为了哺育自身或他人的精神成长而延伸自我的意愿 。
美国的家庭心理治疗家保罗博士夫妇,在《假如你真的爱我》一书中,将这个精辟的定义,用更加明晰、易懂的两句话来展开:
真爱的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 。
是的,一个人一辈子多多少少 , 都会遇到一些黯然神伤的事情 。那些事情,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漫长的辗转而沉默的夜 。在少年时期无所畏惧地去爱,然后被伤害之后,我们退回去,一直退到内心最狭窄的地方,封闭自己,并且贴上标签 , 说,我不想再被伤害了 。也许因此,好多日子我们不想说话 , 不想去爱,不想好好生活,也不想去寻找快乐 。
但是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想到 , 那所有的难过 , 其实不过是因为,我们对于爱是如此的幼稚而生疏 。
因为有了伤痛,我们才会在暗夜里不断地辗转与反思 。而那又算得了什么呢?失去了爱 , 但我们没有失去爱的能力 。当我说,我爱你,那意味着我并不是必须爱你,而是我选择了爱你 。“我爱你”,不是其他任何什么,而是我自由的选择 。
它只是被你锁了起来,像一个孩子一样害怕成长 。而我们彼此都需要学习爱的成长 。没有成长的爱,又怎么能够拥有幸福?现在彻底明白了 。
爱不是纯粹的占有 , 不光是身体的愉悦 , 孤寂时候的陪伴,也不是相互的饭票和归宿 。
爱是一种行为 , 它能够让我们彼此成长起来 。让我们彼此摆脱了拿别人当拐杖,寄生在爱人身体上的幼稚病,真正独立成长起来 。
【感情寄生者心理_寄生者感情分析】感情中的人应当是独立的 。

感情寄生者心理_寄生者感情分析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