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的临床表现


肝衰竭的临床表现

文章插图

肝衰竭的临床表现
1、肝衰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1、急性肝衰竭
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表现为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精神错乱、意识模糊、睡眠障碍、定向力和理解力减低等) 。高度乏力者88%,严重食欲不振者80%,恶心呕吐者76%,腹胀者84% 。发病者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占78% 。
1.2、亚急性肝衰竭
起病较急,发病期限为15日~26周,除症状体征与急性肝衰竭相同特点外,黄疸迅速加深,由于疾病的病程延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如:腹水、腹腔感染、肝性脑病等,患者会出现腹胀、浮肿、意识障碍 。诊断上也分为腹水型或脑病型 。
1.3、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既往有慢性肝病表现,短期内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表现,临床症状比急性肝炎起病要重 。
1.4、慢性肝衰竭
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有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各种并发症表现 。
2、肝衰竭有什么并发症
2.1、肝性脑病和脑水肿
肝性脑病表现见第6章 。脑水肿是肝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常与肝性脑病(HE)的分级相关 。脑水肿很少见于I~Ⅱ级HE病人中,而Ⅲ级或Ⅳ级HE时,脑水肿发生率明显升高(65%~75%甚至更高) 。
2.2、循环系统异常
肝衰竭的表现为①心律失常及心功能异常;②高动力循环综合征和低血压,表现为心排血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导致平均动脉压降低 。
2.3、肾衰竭
是肝衰竭的常见并发症,肝衰竭的表现为少尿或无尿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
2.4、肺功能不全和肺水肿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 。
2.5、凝血功能障碍
肝衰竭病人常有凝血障碍,肝衰竭的早期表现为牙龈或口腔黏膜自发性出血,鼻衄、皮肤紫癜或瘀斑,常可见注射部位渗血,严重时可发生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出血以及DIC 。
3、肝衰竭如何检查
3.1、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此项检查为正确反映损害严重程度的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有助于早期诊断 。本试验要求严格,需由有经验者负责,力求准确 。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
3.2、胆硷脂酶测定
此酶由肝细胞合成,故严重肝损害时,血清胆硷脂酶明显降低 。
3.3、胆酶分离现象
胆红素逐渐升高而ALT却下降 。80%的ALT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当肝细胞损害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ALT逸入血液内,早期ALT可升高,随病情加重,到一定时期该酶已耗竭,加以其半衰期短,血清中ALT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
3.4、AST/ALT比例动态观察
病后10日内测定,对预测病情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ALT主在肝细胞浆内,AST大多存在于线粒体内,正常AST/ALT比值为0.6 。当肝细胞严重损害时,AST从线粒体排出,其比值即>1 。
肝衰竭如何治疗
1、一般支持治疗
密切监护生命指征、肝功能变化,注意凝血功能异常和肝性脑病的早期表现,注意肺部、口腔和腹腔等感染的发生 。高糖、低脂、适当蛋白饮食,酌情补充白蛋白 。
2、病因治疗
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可致ALF,停用一切非必需的药物,采用拮抗剂Ⅳ一乙酰半胱氨酸(NAC)解毒,口服给药首剂140mg·kg~,以后4h70mg·kg维持;静脉给药首剂150mg·kg 快速输注,以后4h 50mg·kg维持,或16h100mg·kg 维持 。有条件可尽快进行血液净化和血浆置换,快速降低血药浓度,改善肝功能 。
【肝衰竭的临床表现】3、出血治疗
由于凝血因子及其抑制物合成不足(如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消耗增加,应定期补充新鲜血浆及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 。
肝衰竭如何护理
1、以适量的高质量蛋白、高热量为原则 。可选用瘦肉、动物肝、鸡蛋、鱼肉、禽肉以补充蛋白 。
2、新鲜水果、果汁、蔬菜、菜汁补充维生素,食物宜新鲜、高质量 。饮食宜柔软,避免带刺的食物及芹菜、韭菜、老白菜等含粗纤维的食物 。
3、禁食煎炸等硬固食物,以防损伤食道出血 。肝昏迷及出现肝昏迷先兆时要严禁摄入含蛋白质食物,注意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的补充 。
4、有出血倾向者可补充凝血性食物如肉皮冻、海参、大枣汁等 。贫血者增加含铁食物如肝泥、菠菜泥、枣泥 。
5、严禁饮酒及饮用酒精类饮料 。忌辛辣食物及辛辣调味品,忌食含铅及添加剂、防腐剂的罐头类食品 。

肝衰竭的临床表现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