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高血压“变脸”低血压


谨防高血压“变脸”低血压

文章插图
导读:老年人对于这种血压的季节性变化会更加敏感 。老年人的脑血流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降低,如果血压突然降低,容易出现脑缺血症状 。老年高血压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勤测血压,适当调整降压药用量 。……
高血压患者往往很注意控制血压的升高 , 却不知道,在某些情况下,高血压可能“变脸”为低血压 。这种血压突然降低是很危险的,尤其对一些老年患者来说,低血压可能造成心脏、肾脏、大脑等重要生命器官供血不足,容易导致危险 。
血压有季节性变化规律
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主任杜凤和教授介绍说,人的血压首先有季节性变化规律 。夏天一般是人体血压较低的季节,而秋冬季血压则较高 。
老年人对于这种血压的季节性变化会更加敏感 。老年人的脑血流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降低,如果血压突然降低 , 容易出现脑缺血症状 。老年高血压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勤测血压,适当调整降压药用量 。
药物副作用影响血压
某些降压药的副作用也会带来不良影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如中枢降压药 , a-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的降压效果不太稳定,容易引起突发性低血压 。有些老年人,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后,也可能突发低血压,这时候要考虑是否存在肾动脉狭窄,及时进行治疗 。
杜主任说,有些高血压患者觉得降压效果不明显,就私自加大降压药的剂量,或者自己加用别的降压药,这些都可能导致血压突然急速下降 。此外,还有极个别的患者对某些降压药非常敏感,在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会突然降得很低 , 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患者一定不要私自换药 , 在服用一种新的降压药时 , 一定要注意监测血压变化 。对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现血压高时千万不要自行增加降压药用量,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避免发生不良后果 。
低血压发作时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晕、乏力、出虚汗等 , 但有时却与血压升高时的表现相类似,让人难以分辨 。有些患者误以为自己的血压没降下去 , 于是加大降压药用量,造成低血压后还在持续降压的情况,非常危险 。当患者发现有异常情况的时候,最好自己先测量一下血压,而不是贸然服药,必要时及时去医院就诊 。
低血压预防事项
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均衡的饮食,培养开朗的个性,及足够的睡眠 。所以低血压的患者,应过规律的生活 。
低血压患者入浴时,要小心防范突然起立而晕倒,泡温泉也尽量缩短时间 。
对血管扩张剂,镇静降压药等慎用 。
有直立性低血压的人:
可以穿弹性袜 。夜间起床小便或早晨起床之前先宜活动四肢,或伸一下懒腰,这样活动片刻之后再慢慢起床,千万不要一醒来就猛然起床,以预防短暂性大脑缺血 。也可以在站立之前,先闭合双眼,颈前屈到最大限度,而后慢慢站立起来,持续约10一15秒钟后再走动,即可达到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目的 。
【谨防高血压“变脸”低血压】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加强营养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鸡蛋鱼乳酪牛奶等,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 。

谨防高血压“变脸”低血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