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症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症状

文章插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症状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什么症状
1.1、肺、心功能失代偿期症状
心力衰竭:右心衰竭为主,也可出现心律失常 。此时表现为气急、心慌、尿少、腹胀、发绀、颈静脉怒张、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分裂、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大、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凹陷性水肿等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症状】1.2、肺、心功能代偿期症状
本阶段仅有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而无右心衰竭,临床表现主要是基础病的一些症状和体征 。肺、心功能代偿期最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喘息、心悸 。由于老年人肺退行性变,肺功能减退,上述症状更显着,更容易合并下呼吸道感染 。合并感染时发热多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痰变脓性,胸闷,气短,喘息,心悸加重 。
1.3、其他症状
如舌诊异常:舌质多为紫绛、暗紫,当右心衰竭时舌腹面静脉主干饱满隆起,外形弯曲或圆柱状,舌腹面外带可见暗紫色异常静脉支,呈囊柱状,范围超过总面积的1/2 。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
支气管、肺疾病: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疾病中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
肺血管疾病: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 。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疾病包括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 。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
抗凝治疗: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防止肺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 。
氧疗: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发呼吸衰竭者予以相应处理 。
控制心律失常:一般经过治疗肺心病的感染、缺氧后,心律失常可自行消失 。如果持续存在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药物 。
控制感染:参考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 。在还没有培养结果前,根据感染的环境及痰涂片革兰氏染色选用抗生素 。院外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占多数;院内感染则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或选用二者兼顾的抗生素 。常用的有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原则上选用窄谱抗生素为主,选用广谱抗生素时必须注意可能继发真菌感染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偏方
1、辛凉宣肺法
肺心病患者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痰少而白,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中医辨证为风热犯肺,治用辛凉宣肺法,药用:桑叶、菊花、杏仁、桔梗各10g,蝉蜕、前胡各6g,芦根30g.若热邪入里,于上方加生石膏30g,知母10g,以助清热 。
2、滋阴纳气法
肺心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喘息不能平卧,张口抬肩,咳嗽无力,痰少,声低气短,时有低热汗出,心烦不寐,舌红绛无苔,脉细数 。中医辨证为肾阴亏损,肾不纳气,以滋阴纳气为法,药用:炙甘草12g,生地、白芍、麦冬、沙参、石斛各10g,西洋参粉3g(冲),生龙骨、生牡蛎各15g(先煎) 。
3、辛温解表法
肺心病患者起居不慎,感受风寒,可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痰多稀薄,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中医辨证为风寒束肺,治用辛温解表法 。药用:苏叶、前胡各6g,杏仁、荆芥、防风、百部、紫菀各10g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
在药物治疗方面,要避免合理用药,不滥用药,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还可适当注增强射免疫的制剂,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
平时适当的活动锻炼,不宜过度劳累,可多做一些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慢跑、散步,打太极拳,注意以不劳累为原则,可以锻炼心肺功能最佳 。
保持情绪稳定,过激的情绪变化也会导致病情加重,家属要关心慰问加重老年患者,让他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减少不良情绪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
注意肺心病患者的饮食调理,补充优质蛋白,比如蛋类、奶、鱼等,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和营养不良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症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