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觉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觉察”

文章插图
导读:处于生育年龄段的女性每年定期做妇科检查,可及时发现一些没有明显症状的妇科疾病 。如果出现慢性下腹痛、痛经,或者性生活疼痛等症状,以及不孕的妇女,都应及时就医 。医生做妇科检查时触及患者盆腔内有触痛性结节或子宫旁有不活动的囊性包块,即可初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
指导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 卢媛
子宫内膜异位症,顾名思义,就是本来应该长在宫腔的子宫内膜生长在不该长的地方,如卵巢表面、盆腔腹膜表面、直肠、膀胱 , 或者更深的地方如直肠阴道膈等 。奇妙的是,不管是正常待在宫腔里的内膜组织,还是流窜到子宫外面的内膜组织,都会回应激素所发出的信号 。因此,生长在卵巢、盆腔腹膜表面,甚至肠表面的内膜组织,到了生理期也会剥落出血 , 但这些血液不像宫内的经血可以顺着宫颈排出 , 它们被困在体内,不断地累积形成病灶 。这些病灶会伤害周围的组织 , 如果在肠道附近,会让人腹泻、便血;如果在卵巢 , 会影响到卵巢和输卵管的功能,造成不孕、下腹痛、痛经等;如果在盆腔,可能会造成盆腔粘连,导致患者慢性盆腔痛或性交痛等 。
异位的内膜,如何“觉察”
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 有学者研究认为,可能与经期时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到盆腔有关 , 也可能与患者的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有关,还有遗传因素等 。
如何早期诊断该病呢?建议处于生育年龄段的女性每年定期做妇科检查 , 可及时发现一些没有明显症状的妇科疾病 。如果出现慢性下腹痛、痛经,或者性生活疼痛等症状 , 以及不孕的妇女 , 都应及时就医 。医生做妇科检查时触及患者盆腔内有触痛性结节或子宫旁有不活动的囊性包块,即可初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进一步诊断此病,患者还需做B超检查、血清CA125检查等 。确诊该病则需进行腹腔镜检查 。
腹腔镜治疗 , 诊断与治疗同步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病灶大小、部位,以及患者的生育要求和既往病史来综合考虑 。当只有症状而无明确病灶时,可用药物保守治疗,抑制卵巢的功能,减少月经来潮,让异位的内膜逐渐萎缩 。但是,药物保守治疗复发率较高,且有副作用,患者需要连续用药3~6个月,价格也较昂贵 。
腹腔镜不仅可以早期发现疾病,还可同时治疗疾病,使诊断和治疗同时进行,且避免了开腹手术以及盲目用药延误病情等弊端 。根据腔镜手术范围的不同 , 可以分为如下3种:
1.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 手术尽量切净或灼除内膜异位灶,保留子宫及双侧、一侧或至少部分卵巢 。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
2.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 将盆腔内病灶及子宫予以切除,以免子宫内膜再经输卵管逆行种植并蔓延到腹腔,但要保留至少一侧卵巢或部分卵巢,以维持患者术后的卵巢分泌激素功能 。适用于45岁以下,但无生育要求的重症患者,术后应加用药物治疗 。
3.根治性手术 将子宫、双侧附件(输卵管、卵巢等)及盆腔内所有的内膜异位灶予以切除 。适用于45岁以上近绝经期的重症患者,术后可不再用药 。
如何预防内膜异位
研究发现 , 子宫内膜异位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 母亲或姐妹有内膜异位症的女性,应主动定期检查 ,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觉察”】另外,减少排卵次数,可以减少内膜异位组织的增生 。怀孕是最自然的方式,吃避孕药是另一种选择,但需遵医嘱 。
女性的身体还要有健全的免疫系统 , 才能有力地吞噬、处理流窜的经血和内膜组织 。

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觉察”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