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类口服降糖药有哪些


五大类口服降糖药有哪些

文章插图

【五大类口服降糖药有哪些】
五大类口服降糖药有哪些
1、双胍类药物
如降糖片、降糖灵,主要适应于单纯饮食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 。而某些服用磺脲类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可采用与双胍类药物合用的方法;对采用较小剂量胰岛素(每日20U以下)治疗的患者,若想从针剂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又同时对磺脲类有过敏反应或失效者,可采用双胍类降糖药 。此外,对1型糖尿病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也可使用双胍类降糖药物,以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和血糖波动性 。
2、磺脲类药物
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吡嗪、格列齐特(达美康)均为常用的磺脲类药物 。对于40岁以上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病史5年以内,从未采用胰岛素治疗,体重正常或肥胖者都可选用磺脲类药物或与双胍类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 。而中年以上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及运动治疗后,血糖未能得到满意控制的患者也可使用磺脲类药物 。而每日胰岛素使用量在40U以下的2型糖尿患者,也可使用磺脲类药物进行替代治疗,剂量需视病情而定,对于每日胰岛素用量少于20U的患者,此种疗法更有效 。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泼糖),这类药物主要适应于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可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胰岛素合用的方法,减少胰岛素用量,使全天血糖波动减小 。经过饮食治疗及体育锻炼2个月后,疗效仍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单独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行治疗,也可与其它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磺酰脲类合用 。此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还可用于糖耐量减低的患者,可降低餐后血糖 。
4、氨基甲酰甲基苯磺酸衍生物
氨基甲酰甲基苯磺酸衍生物(如瑞格列奈),主要用于经过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的2糖尿病患者,对于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谨慎使用 。
5、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糖药物(如马来酸罗格列酮),主要用于经过饮食控制和锻炼疗法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与磺脲类或双胍类药物合用,治疗单种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
1、磺脲类降糖药
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素释放,使身体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以利于血糖的下降 。所以,磺脲药的适用对象应该是血糖比较高,但还有潜在胰岛素分泌能力的2型糖尿病病人 。又因为磺脲药刺激胰岛素后,病人食欲可能增强,糖分利用可能改善,糖分自尿中流失的量可能减少,故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其体重增加 。所以体重原来就较轻或正常的病人用起磺脲药来更为适宜 。磺脲药最主要,也是最危险的副作用就是低血糖症,有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不可不防 。
2、苯甲酸衍生物类降糖药作用及副作用
与磺脲药相似,其适用对象也主要为不胖、及有潜在胰岛素分泌能力但对磺脲药效果不佳者 。
3、双胍类降糖药
此类药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是抑制食欲及身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力,加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因为这类药物不要求身体必须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所以双胍药适用对象包括1型及2型糖尿病病人 。因为双胍类能使人少吃东西,并使病人体重有所下降,所以那些食欲较为旺盛,体重较重者可以首先选用 。
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后血糖 。它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特别是餐后血糖较高者,包括阿卡波糖(拜唐苹)和伏格列波糖(倍欣)两种 。拜唐苹作用较强,需要餐前嚼碎服用 。病人在服用阿卡波糖的初期可能有腹胀、排气多等消化道症状,坚持服用或减少用量时这些症状可减轻 。值得提醒的是,病人在服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不能产生葡萄糖以补充血糖的不足,故如果服用这类药物的病人在发生低血糖时,应直接使用葡萄糖 。
5、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
噻唑烷二酮是新一类口服降糖药 。它们也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但能从多种角度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所以又称为“胰岛素增敏剂” 。国内市场的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它们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甚至血糖增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副作用不大,当然,因为此类药物问世不久,对它们的副作用还需进一步观察 。
五大类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
1、对药盒上的商品名要知道它的药名 。
2、用降糖药一定要了解药物的排泄途径和禁忌证 。
3、进食量准确,生活有规律是调整降糖药的前提 。
4、不吃饭不用降糖药,吃的少降糖药要减量 。
5、对药物的“副作用”的认识 。
6、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
7、调整口服降糖药的周期 。
8、调整药物治疗的依据是糖尿病患者的监测记录 。

五大类口服降糖药有哪些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