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慢性胃炎病因和发病机制


解析慢性胃炎病因和发病机制

文章插图
导读:慢性胃炎是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 。现认为病因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即可引起本病,病因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即可形成慢性病变 。……
以往胃病多发于秋冬季节,原因有秋冬气候变化较大 , 昼夜温差悬殊,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另外,由于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旺盛,食量增加,使胃及十二脂肠的负担加重 , 容易诱发胃肠道疾病 。现在,由于人们工作过度紧张、食无定时、吃饱后马上工作或运动、饮酒过多、吃辣过度、经常进食难消化的食物等;造成一年四季都容易患上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
慢性胃炎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性胃炎是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 。现认为病因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即可引起本病 , 病因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即可形成慢性病变 。
(1)急性胃炎的演变:急性胃炎病因未能祛除,胃黏膜病变反复发作而持续不愈,演变为慢性胃炎;
(2)遗传因素:人体的遗传易感性在慢性胃炎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3)年龄:慢性胃炎的发生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
(4)吸烟:严重吸烟者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生率可升高,吸烟者胆汁反流增加;
(5)喝酒:实验发现酒精摄入可引起胃炎 , 酗酒可导致急性和慢性胃炎;
(6)食物刺激;
(7)胃黏膜氧化状态;
(8)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和一些抗生素可引起胃黏膜糜烂,糜烂愈合后可引起慢性胃炎;
(9)缺铁性贫血;
(10)金属接触铅作业者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增高,很多重金属如汞、锑、锌等对胃黏膜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11)过冷过热的食物或饮料都可引起胃黏膜损伤,长期冷热损伤可造成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12)放射放射治疗肿瘤可引起胃黏膜损伤甚至出现萎缩;
(13)胃内潴留:任何原因引起的长期胃内潴留可引起胃炎;
(14)十二指肠液反流;
(15)免疫因素;
(16)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菌?好菌或坏菌?幽门螺旋杆菌1983年被发现,此菌的螺旋结构及菌上头的鞭毛,使它能够钻入胃黏液而达到胃黏膜上 , 在黏液与黏膜之间酸度是中性的,而且此细菌本身也可以分泌尿素酶来保护自己 , 所以它就可以在胃内“定居”了,它除了会使人得胃炎之外 , 还是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它存在,患有消化性溃疡的人就常常反复再发 , 无法根除 。
它在胃里面会破坏胃黏膜造成胃发炎,从急性的胃炎到慢性的胃炎它都可以一肩挑,担任相当重要的角色 , 目前已确定胃炎的重要罪魁祸首之一就是它,所以幽门螺旋杆菌不是好菌 。在胃癌的病人中,有感染过这个细菌的占相当高的比率 , 世界卫生组织将此菌归类为致癌物,它的存在有致癌的可能 。
什么样的人当患有幽门螺旋杆菌时必须清除它?目前确定应该消除本菌的对象是有消化性溃疡的人,不论是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都需要杀菌治疗 。其它的情况由于证据显示关系密切而可以推荐加以治疗的包括:低度恶性胃粘膜相关淋巴瘤患者、早期胃癌手术后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返流性食管炎长期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者、消化性溃疡手术后患者、有过消化性溃疡而目前必须服用消炎止痛药者、高严重性的胃炎、胃癌病人的家属等 。
(17)其他细菌、病毒感染;
(18)精神神经因素从事竞争性强、精神压力大职业的人群,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均人群 , 紧张、焦虑、激动、暴躁、忧伤等均可引起体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或诱发出慢性胃炎的症状;
(19)继发性:继发于尿毒症、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的其他疾病;
(20)过敏因素;
【解析慢性胃炎病因和发病机制】(21)胃黏膜微循环障碍 。

解析慢性胃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