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消渴症的中药


治疗消渴症的中药

文章插图

治疗消渴症的中药
1、主方玉泉丸
处方:天花粉、葛根各30克,生地黄、麦冬各15克,黄芩10克,五味子6克,山药、石斛各20克 。水煎服 。
2、降酮汤
处方:黄芪40克,生地黄30克,山药30克,玄参35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川芎15克,黄柏15克,赤芍15克,苍术15克,栀子20克,茯苓20克,当归20克,生牡蛎50克 。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
3、人参白虎汤
处方:生石膏50克,知母15克,白参10克,粳米20克,甘草15克 。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
4、主方玉女煎
处方:麦冬、生地黄、玄参各15克,石膏、天花粉各30克,黄连、栀子、知母各10克,牛膝12克 。水煎服 。
5、参黄降糖方
处方:大黄、桂枝各6—12克,桃仁9~12克,玄明粉3-6克,甘草3克,玄参、生地黄各12 。15克,麦冬12克,黄芪30—45克 。水煎服 。
6、消三多汤
处方:党参30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黄连9克,阿胶9克(溶化),白芍15克,天花粉10克,山药15克,黄精15克,何首乌15克,麦冬9克,地骨皮9克,鸡子黄2枚 。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
消渴症的症状
1、疲乏无力
这一症状主要是因为消渴症病人的胰岛素缺乏,血糖不能进入细胞,使得细胞缺乏能量 。据报告2/3糖尿病患者有无力的症状,甚至超过消瘦的人数 。
2、容易感染
消渴症病人由于营养不良,长期的饮食较少,影响免疫功能,以致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皮肤疥肿,呼吸、泌尿胆道系统的各种炎症,且治疗困难 。
3、皮肤感觉异常
【治疗消渴症的中药】这一症状的出现是因为消渴症病人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引起 。病人感觉神经障碍引起四肢末梢部位皮肤感觉异常,如蚁走感,麻木,针刺感,瘙痒,尤其女性外阴瘙痒可为首发症状 。
4、视力障碍
消渴症可引起眼睛各个部位的合并症,以至出现视力减退、黑蒙、失明等 。
5、性功能障
消渴症引起血管、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心理障碍等引发男性阳痿,女性性冷漠、月经失调等性功能障碍 。
6、原因不明的下肢水肿
这一症状出现的原因于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类似 。都是因为人体的能量缺乏,蛋白质补充不充足,导致人体的蛋白含量下降,出现低蛋白性的水肿 。
7、排尿困难
排尿意识低下,排尿间隔时间延长,乃至排尿困难,膀胱内余尿增多,膀胱扩张等症,都是消渴症的反应 。严重者可出现尿路感染、尿液逆流、肾功能衰竭等合并症,有的还引起菌血症,难以医治,预后很差 。中老年男性出现排尿困难,只考虑前列腺肥大是不全面的,还应联系到是否患有糖尿病 。
8、女性上身肥胖
肥胖易患消渴症 。而上半身肥胖的女性,腰围/臀围大于0、7的人,不论体重如何,糖耐量试验异常要占60%以上 。当腰围/臀围大于0、85时,必须做糖耐量试验检查,因为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患上了糖尿病 。女性上半身肥胖体征,可做为诊断糖尿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下半身肥胖女性不易出现上述病变 。

消渴症是怎么引起的
1、禀赋不足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认识到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 。《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
2、饮食失节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 。《素问、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
3、情志失调
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 。”
4、劳欲过度
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 。如《外台秘要、消渴消中》说:“房劳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 。”

治疗消渴症的中药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