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育青春期孩子


怎么教育青春期孩子

文章插图

怎么教育青春期孩子
1、教育青春期孩子应该要与孩子平等交流
现在,关于青春期教育的话题越来越引起家长的关注 。令人尴尬的是,虽然太多的父母明白了要给予青春期的孩子更多的关怀,却苦于无法与孩子进行正常交流 。
【怎么教育青春期孩子】2、家长要有青春期意识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期变化感到突然,没有思想准备,更不必说有预先干预的理念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这些家长由于没有青春期意识,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后知后觉,看到孩子不同以往的表现,只是一味强调孩子“不乖了”、“逆反了”等,情绪就会烦躁不安,进而直接影响对孩子无端干涉的频率、范围和方式,引起进入人生第二加速发展期孩子的强烈不满 。
3、教育孩子要实现好两个过渡
青春期是人生旅途中一个非常美妙、奇异、灿烂的时期,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正欣喜地体验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性意识的觉醒,体验着自己的长大,他们“变得有主意了”,就是因为他们自觉长大了,成人心态在他们内心正迅速膨胀 。面对他们,父母必须逐渐实现从父母心态向成人心态的过渡 。
4、教育孩子要从生活入手去改变
青春期孩子由于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大部分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形式 。他们试图冲破约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错误也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 。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上父母注意让孩子独立,充分挖掘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养成处理自己生活琐事的习惯,否则事事代劳,反而会与他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相矛盾 。
5、教育孩子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对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变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样,牵着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路线走,自然就会引起孩子不满,有意跟家长对着干 。要与孩子融洽相处,父母就得正确认识孩子,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
青春期孩子4大表现
1、心理特点:成人感突出
如他们在生活上渐渐地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心理易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有强烈的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对一些传统的、权威的结论持异议,提出过激的批评 。
2、行为方式:易做出傻事
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使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突出,认为自己已经长成大人了 。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方式 。
但由于年龄不足,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及知识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 。
3、心里愿望:渴望倾诉
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让青春期的少年需要与同龄人,特别是与异性、与父母平等交流,渴望他人能够敞开心灵来相待 。
4、感情诉求:与异性交往
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在于青春期的少年由于性的发育和成熟,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求 。比如喜欢接近异性,想了解性知识,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出现朦胧的爱情念头等 。
青春期的阶段划分阶段
对青春期的阶段距今并没有统一的分期标准,有部分学者将其分为:
青春期早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至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出现首次遗精为止,表现是体格生长突增,年龄因人而异 。
青春期中期:以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为主,以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出现首次遗精为该时期的开始,以第二性征发育成熟为止 。年龄因人而异 。
青春期晚期:自第二性征发育成熟至生殖功能完全成熟、身高增长停止,女孩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周期性月经,年龄因人而异 。

怎么教育青春期孩子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