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伤寒的治疗药物


斑疹伤寒的治疗药物

文章插图

斑疹伤寒的治疗药物
1、斑疹伤寒的治疗药物
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ERYTHROMYCIN)、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克拉霉素(克拉红霉素)等,对斑疹伤寒有良好疗效 。红霉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1.2G/D,儿童25~30MG/(KG?D),每天分3次或4次服用,或分2次或3次静脉滴注 。
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TETRACYCLINE)、多西环素(DOXYCYCLINE)、米诺环素(MINOCYCLINE)等,对斑疹伤寒亦有良好疗效 。四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2G/D,儿童25~40MG/(KG?D),分4次口服 。多西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0.2G/D,儿童4MG/(KG?D),每日服药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剂量可加倍 。

氯霉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对斑疹伤寒有良好疗效 。常用剂量为成人2G/D,儿童25~40MG/(KG?D) 。每日剂量可作静脉滴注或分4次口服,患者多于用药后24H之内快速退热,退热后剂量减半,继续用7~10天,以免复发 。因氯霉素有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性,故不宜作为斑疹伤寒的首选治疗药物 。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氯霉素 。

2、什么是斑疹伤寒
斑疹伤寒〔typhus)乃是由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可分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所致,经体虱传播,以冬春季为多 。地方性斑伤寒是由于摩氏立克次体感染所致,以鼠及鼠蚤为媒介,以夏秋季为多 。地方性者比流行性者病情较轻 。潜伏期为5~21天,多为 10~12天 。
表现有起病急,寒战、高热、剧烈头痛、肌肉疼痛及压痛,尤以腓肠肌明显,颜面潮红 、眼球结膜充血 ,精神神经症状如失眠、耳鸣、谵妄、狂躁,甚至昏迷 。可有脉搏增快或中毒性心肌炎 。多于病期第5天全身出现充血性斑疹或斑丘疹,以后可变为出血性,并有脾肿大 。流行性斑疹伤寒仍然属于人-虱-人传播的疾病,人是唯一的宿主,体虱是传播媒介 。地方性斑疹伤寒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由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Mooseri)引起的,鼠类是贮存宿主,印鼠客蚤是传播媒介,人是受害者 。
3、斑疹伤寒如何治疗
该病目前治疗方法主要还是以为药物进行治疗为主,首先患者需要采取一般性的治疗,而口腔护理和更换体位极为重要,必须给高热量半流质饮食,供应足够水分,每日成人量宜为3000ml左右 。以防发生口腔感染、肺部感染、褥疮等 。
除此之外,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剧烈疼痛的迹象并且还伴有神经病症时则需要给予止痛剂和镇静剂,出现心功能不全时采用强心剂 。有严重毒血症症状伴低血容量者可考虑补充血浆、右旋糖酐等 。
斑疹伤寒如何饮食
1、饮食给以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如各种营养丰富的粥类、汤类等 。
2、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水分,成人每日液体量应在3000ml以上,有心肌损害者酌减,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
3、缺乏维生素A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因此宜吃含有维生素A较多食物有蛋黄、动物肝脏等动物食品,含胡萝卜素较多的有黄红色蔬菜,如南瓜、胡萝卜、西红柿等,此外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E等也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如马铃薯、杏仁、麦芽、燕麦等 。
4、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例如:洋葱、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 。避免吃油炸、油腻的食物 。如油条、奶油、黄油、巧克力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不利于病情的治疗 。
怎样预防斑疹伤寒
1、控制传染源主要是灭鼠 。应发动群众,采取综合措施,用各种捕鼠器与药物灭鼠相结合 。常用的灭鼠药物有磷化锌、安妥和敌鼠等 。
2、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被恙螨幼虫叮咬,于发病季节应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晒衣服 。在流行区野外工作活动时,必须扎紧衣袖口和裤脚口,并可涂上防虫剂,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或苯甲酸苄酯等 。
【斑疹伤寒的治疗药物】3、提高人群抗病力尚无可供人群应用的斑疹伤寒疫苗 。初步研究显示,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中分子量为56×103的表膜蛋白抗原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已在大肠杆菌表达成功,能否用其制成疫苗,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

斑疹伤寒的治疗药物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