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文章插图
养生导读: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季节的变化 , 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说 。养生要遵循这个方法,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 。那么时值秋季,秋冬季节如何养阴呢?下面教你7妙招!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语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高世栻注解:“圣人春夏养阳 , 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 。”是谓春夏养阳,以养阳之生长;秋冬养阴,以养阴之收藏 。这种理论,在保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阴阳之气随着四时季节的变化而消长,这也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圣人是春夏养护阳气 , 以适应生长的需要,秋冬养护阴气 , 以适应收藏功能的需要,用这样的养生方法来顺从自然变化的规律,就能和万物一样自然而然地随着生、长、收、藏的生命运动节律来生活 。
违背了这个规律 , 就会戕伐生命的根本,损害人体真元之气 。所以说阴阳四时,是万物始发与终结的规律,是生存与死亡的本源 。违背了四时阴阳规律,就会产生灾害 , 顺从这个规律,就不会罹患严重的疾病,也就是有得于养生之道了 , 有智慧的人能够按规律去做,愚昧的人则常常背道而驰 。
“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的意义在于利用自然界四时阴阳来调整、充实人体之阴阳,使之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 。一般来说,人体的阳气不足,可借助春夏的阳热之气来温养;阴精不足,可利用秋冬收藏之气以涵养 。阳虚者 , 可于春夏季节 , 借助自然界阳气生发之势,再给予适当的养阳之品,从而起到更强的补阳作用,春夏养阳即所谓“冬病夏治” 。同理,秋冬养阴,亦是此理,即所谓“夏病冬治” 。这也正好合“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农谚 。
在日常生活中 , 人们按照季节变换进行养生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春天的郊游、踏青 , 既可愉悦身心,又可使人们摆脱寒冷季节畏缩、慵懒的状态 , 焕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热情 , 从事同样的体育运动也变得更加灵活;秋冬是收获、收藏的季节,我国各地都有“贴秋膘”的说法,其实就是一种保养脏腑 , 充盛形体的很好的保健方法,既可补充一下在繁忙的春夏因剧烈活动而消耗的营养物质,又可帮助抵御秋冬的寒冷,为来年储备体力、精力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