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特点和作用


太极拳的特点和作用

文章插图

太极拳的特点和作用
1、太极拳有什么特点
1.1、心静意导,呼吸自然
各式太极拳皆要求思想专一,心理安静,用意念引导动作 。要 做到先在心,后在身,以意导静,形意合一 。打拳时呼吸要自然平稳,并与动作相配合 。
1.2、中正安舒,松柔连贯
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安稳,姿势松展圆满,身体肌肉、关节不可紧张僵硬 。动作如行云流水,悠缓流畅,连绵不断 。
1.3、动作圆活,周身协调
太极拳动作大多走弧形或螺旋形,转折圆润和顺,衔接自然 。
头、眼、手、脚、躯干要互相配合,整个身体要和谐地组成一个整体 。
1.4、轻灵沉着,刚柔相济
太极拳动作“迈步如猫行,运劲似抽丝”,柔而不软,刚而不硬,富于韧性、弹性 。即使发力动作,也要做到刚中有柔,充满弹性 。
2、太极拳有什么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增大肺活量 。练习太极拳时,随着机体的运动,加强了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了体内的淤血现象 。练习时要求气沉丹田,由于呼吸的加深,从而促进了冠脉循环,加强了心肌的营养 。
具有健美作用 。太极拳的顶悬、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腹开胯、敛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练习时的腰部旋转,使练习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保持良好的体型 。
提高人的平衡能力,防止骨质疏松 。练习太极拳时,常常一条腿支撑了全身的重量,腿部受力增加,骨质的含钙量也会增加,骨骼就变得很坚固了 。
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 。心脏病是世界第一号杀手,目前西医对这种疾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练习太极拳能预防心脏病 。
3、练太极拳有什么讲究
太极拳动作姿势的基本要求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阎中正 。
在练习的时候如果动作不规范,就不仅会影响你的发挥,还会影响你的体悟内在感觉 。
规范的太极拳技术要求气沉丹田、圆裆活髋、内鼓外安、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各种基本技术动作要做到起点准确,运行路线清楚,止点到位,动作连贯,上下相随,手眼配合,从而使身法自如 。
太极拳极为关键的是体悟,贪快贪多对体悟是不利的,过度的运动量会导致体力不支,动作变形,影响“内听”身体内部感觉,甚至可能形成错误的体悟感觉 。
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在专业人士指导学拳,包括极为重要的帮调桩,纠正动作,指导体悟内在感觉 。
哪些人群适合练太极拳
太极拳最适合的人群是有兴趣的人群,只要想学都不嫌晚,但是相对而言,越早学太极拳好处越多,五十岁学太极拳是晚了点 。六十、七十岁才学太极拳对想活动的人群而言是可以接受的 。三十岁、四十岁能学太极拳是一种很好的运动 。十岁、二十岁能学太极拳最好 。
由于现代人不是很注重健康养生,对于有深度的太极运动、太极哲学或是太极艺术文化与太极武术,很难抽出时间来投入研究,专注的学习太极拳,所以一般人把最适合打太极拳的人群年龄定为退休之后的老年族群,这是我说的错把“国宝当汉堡” 。
练太极拳要注意什么
练习时,一定要明白每个招势的手、眼、身、步各部位的运转方法定势时,一定要懂得外三合是否合住,即手与足合、肘也膝合、肩与胯合 。
发现错误要随时纠正,通过反复的练习、揣摩、指导、姿势就会逐渐正确 。姿势正确、动作自然协调,这样就可以由外及内,由粗到精,由简单到复杂,反复练习 。
【太极拳的特点和作用】在动作正确定型的基础上,不脱离拳理,有规矩而脱规矩,这样越练越细密灵巧,越能体会到新的境界,就会内外合一,上下一致,一气贯通 。

太极拳的特点和作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