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力学原理


太极拳的力学原理

文章插图

太极拳的力学原理
1、太极拳的力学原理
1.1、平衡中心是太极拳技击的中心环节
物理学告诉我们;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叫平衡 。在哲学上则指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统一 。平衡和运动不可分,在绝对的永恒的物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相对的暂时的静止和平衡 。太极拳为整体力的发放并攻防兼备,首先要做到立身中正安舒 。
1.2、杠杆定律能四两拨千斤
自王宗岳太极拳论提出四两拨千斤论点之后,就成为众所周知的太极拳拳理拳法和鲜明特点,但也有人提出疑问,不相信四两能拨千斤,说这是形容夸大之词,不可能做到 。更有甚者说成是先辈拳师的自我吹虚 。其实这并不神奇,只是力学的杠杆定律 。杠杆的受力点称力点,固定点称支点,克服阻力的点称重点,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称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称重臂 。当力臂大于重臂时可省力 。
1.3、延时加速使太极拳威力无比
历史上有人曾怀疑太极拳绵软不能打人,时至今日也还有人说太极拳好看不中用,能健身不能技击 。其实,太极拳技击威力无比,特别利害 。老拳谱有滚、磨、弹、断、踏、拍等十几种劲法 。只要被击中,轻者击倒,重者伤其内脏 。这是由太极拳发力技法特点所决定,并不夸大 。
2、什么是太极拳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3]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 。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
【太极拳的力学原理】
3、练太极拳有什么好处
3.1、促进血液循环,增大肺活量 。练习太极拳时,随着机体的运动,加强了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了体内的淤血现象 。练习时要求气沉丹田,由于呼吸的加深,从而促进了冠脉循环,加强了心肌的营养 。
3.2、具有健美作用 。太极拳的顶悬、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腹开胯、敛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练习时的腰部旋转,使练习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保持良好的体型 。
3.3、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 。心脏病是世界第一号杀手,目前西医对这种疾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练习太极拳能预防心脏病 。
练太极拳要注意什么
1、太极拳动作姿势的基本要求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阎中正 。
2、在练习的时候如果动作不规范,就不仅会影响你的发挥,还会影响你的体悟内在感觉 。
3、规范的太极拳技术要求气沉丹田、圆裆活髋、内鼓外安、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各种基本技术动作要做到起点准确,运行路线清楚,止点到位,动作连贯,上下相随,手眼配合,从而使身法自如 。
4、太极拳极为关键的是体悟,贪快贪多对体悟是不利的,过度的运动量会导致体力不支,动作变形,影响“内听”身体内部感觉,甚至可能形成错误的体悟感觉 。
哪些人不宜练太极拳
1、急功近利的人
太极有很多基本功要学习,而且我们都知道,太极是非常慢的,讲究的是动中求静,所以这个拳法要循序渐进,从入门到领悟要领,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的,当然这个也是因人而异的 。但是一些比较急功近利的人,他们总是想借助一些技巧快速的练成,快速的见效,其实这与太极的本质是相背的 。
2、心不安的人

在练拳之前,就要平心静气,这是练拳的要领之一 。如果一直心烦气躁,心里想着其他的事情,不能静心,这样的人练拳,连状态都无法进入,在这样的心境之下,练拳达到的效果,只能是舒展下筋骨而已,并不能起到养生的作用 。所以心不安的人,是不适合通过练拳来养生的,可以先选择一些其他的方式,比如说冥想,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再通过练太极拳养生 。
3、膝关节有问题的人

我们在练拳的过程中,很多姿势、动作会让关节处承受压力,如果一些人本来膝关节处就有问题,那么在打太极之后,可能会诱发出更严重的问题 。所以有膝关节问题的人,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调养身体,不要选择像爬楼梯、打太极等这类过分活动到关节的运动 。

太极拳的力学原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