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分几种?有五种品种

【茯苓分几种?有五种品种】

茯苓分几种?有五种品种

文章插图
导读:茯苓分几种?茯苓是一种常见中药,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其实茯苓的品种有很多,今天小编告诉你茯苓分几种 。不同品种的茯苓的功效也不一样,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
茯苓分几种?
《神农本草经》把茯苓列为上品药材,说它“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 有开心益智、安魂养神、暖脾生津、渗湿利水之功 。《用药心法》说:“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 , 除湿之圣药也 。”
茯苓是一味很常用的药 。茯苓,又称茯灵,是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树根上,形如甘薯,球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粉色或白色,精制后称为白茯苓或者云苓 。
茯苓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
茯苓分几种?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寄生在松树根上 , 临床应用可分为茯苓皮、带皮苓、赤茯苓、白茯苓、茯神等5个品种,它们的功效主治有所不同 。
茯苓皮: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功擅利水消肿 , 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常与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配伍,即五皮散 。
带皮苓:即将茯苓切碎,取用带有皮壳的赤茯苓,功效主治与茯苓皮相同 , 如无带皮茯苓,可用3/4的茯苓、1/4的茯苓皮混合取代之 。
赤茯苓:即茯苓菌核的赤色部分,功擅利水渗湿,适用于水湿、停饮等证,常与猪苓、泽泻配伍 。
白茯苓:即茯苓菌核的白色部分,功擅健脾,适用于脾虚体倦、食少便溏之证,常与党参、白术、甘草配伍 。
茯神:即茯苓菌核中贯穿松根部分切成的小块,功擅宁心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证 。为了加强疗效,还常和朱砂拌用,称为朱茯神或朱衣茯苓 。
茯苓怎么吃?
在医生的指导下,搭配其它药物 , 将茯苓煎汤或制成丸散服用 。这是茯苓的正统吃法,因为茯苓并不是一味完全没有副作用的药物 , 这样使用能将它的副作用降至最低 。这一类药剂多用来治疗小便不利或者失眠心悸等症状,效果很好 。茯苓做药剂时根据每个人体质情况的差异,常与桂枝、白术、党参、黄芪、附子等药材搭配 。
茯苓也可做成食物食用,它含有茯苓多糖、蛋白质、卵磷脂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物质,能利尿,能降血糖、能除湿气 。常用的食用方法有做汤,做粥,做茶饮,做饼 , 做酒 , 和做茯苓膏等 。当然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风味和效果 。
吃茯苓虽然有许多好处,但也并非适合所有人食用 , 一般来说体质阴虚没有湿热的人,有虚寒和滑精现象的人,肾虚的人 , 气虚的人,汗多的人都不宜食用,否则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同时吃茯苓也不宜吃过多,养生理论认为凡事过犹不及 , 吃茯苓吃太多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
土茯苓与茯苓有哪些区别?
有些人会有疑问,土茯苓和茯苓是不是同一种?其实不然,这不是同一种药物 。土茯苓与茯苓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并不属于同一种药物,土茯苓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 , 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的部分只能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 。
茯苓是利水渗湿药,还可健脾安神 , 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常用量10--30克 。土茯苓是清热解毒药,可除湿利关节,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常用量15--60克 。
在功效上,土茯苓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止痒,对于湿热所致的皮肤病如梅毒、湿疹有很好的疗效;而茯苓是健脾利湿的药,常常配伍在益气健脾的药方中,增强健脾利湿的作用 。在口感上,土茯苓偏于味苦,茯苓味淡,因此在选择上不用混淆 。

茯苓分几种?有五种品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