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的养生意义


五禽戏的养生意义

文章插图

五禽戏的养生意义
1、五禽戏的养生意义
五禽戏的五种功法各有侧重,但又是一个整体,一套有系统的功法,如果经常练习而不间断,则养精神、调气血、益脏腑、通经络、神静而气足,气足而生精,精足而化气动形,达到三元(精、气、神)合一,则可以收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正如华佗所说:“亦以除疾,兼利蹄足” 。
2、五禽戏能够增强关节灵活性
五禽戏的运动部位十分全面,包括各中头颈部的俯仰、肢体旋摆、蹲起、平衡等动作,是一种中等强度的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适合中老年人进行练习,经常适度的练习五禽戏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老年人运动系统的能力,增强了各运动器官的功能,不断增加肌肉力量,缓解骨质疏松,增加各关节的灵活性以及机体自身的稳定性 。

3、五禽戏能调节呼吸促进消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胸部活动度降低,呼吸虚弱,造成肺通气和肺换气能力下降 。五禽戏运动强度低、难度小,它的腹式逆呼吸的方法能有效地增加肺活量,加强呼吸功能,促进肺循环,改善中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同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此外,五禽戏中的弯腰、转身的动作,可以加快肠胃的蠕动,提高中老年的消化系统的机能,促进消化 。习练时练习者主动体会五种动作形态,感受举手投足之间的意气相随,能有效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协调性,缓解某些因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产生的肠胃疾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肠炎、便秘等症 。
五禽戏的内容
熊戏
如熊样浑厚沉稳,表现出撼运,抗靠步行时之神态,笨重中寓轻灵 。
基本动作:熊步势,撼运势,抗靠势,推挤势 。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
作用:加强脾胃,增强体力 。
鸟戏
仿其昂然挺拔,悠然自得,表现出亮翅,轻翔,落雁,独立之神态 。
基本动作:鹤步势,亮翅势,独立势,落雁势,飞翔势 。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 。
作用:增强肺呼吸,调运气血,疏通经络 。
虎戏
目光炯炯,摇头摆尾,扑按,转斗,表现出威猛神态,要刚劲有力,刚中有柔,刚柔并济 。
基本动作:虎步势,出洞势,发威势,扑按势,搏斗势 。五指张开,虎口握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
作用:填精益髓,强腰健肾 。
鹿戏
如鹿样心静体松,姿态舒展,表现其探身,仰脖,奔跑,回首之神态 。五指张开,虎口握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
基本动作:鹿步势,挺身势,探身势,蹬跳势,回首势 。
作用:舒展筋骨 。
猿戏
仿其敏捷好动,表现出纵山跳涧,攀树蹬枝,摘桃献果之神态 。
基本动作:猿步势,窥望势,摘桃势,献果势,逃藏势 。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
作用:肢体灵活 。
【五禽戏的养生意义】
五禽戏的由来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 , 五禽戏是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 。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
据说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 。其健身效果被历代养生家称赞,据传华佗的徒弟因长年习练此法而达到百岁高龄 。
最早记载了“五禽戏”名目的是《后汉书》与《三国志》,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也有提及 。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但也有人认为华佗是五禽戏的整理改编者,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导引图》的40多种姿势,便是先秦导引术的总结 。
传说五禽戏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鹤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 。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 。

五禽戏的养生意义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