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能打太极拳吗


腰肌劳损能打太极拳吗

文章插图

腰肌劳损能打太极拳吗
1、腰肌劳损能打太极拳吗
中医学认为,劳逸不当,造成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腰背部经络筋膜劳损,脉络受阻,淤血凝滞,不通则痛 。
腰为肾之府,由于劳损于肾,或平素体虚,肾气虚弱,肾的精气不能充养筋骨、经络,故患部多为气血不畅或淤血滞留于经络,血不荣筋,筋脉不舒,而致腰部痉挛疼痛 。
在太极拳中,腰为全身力量的源泉,练习时既注重锻炼,又注重保养 。
肾气虚弱,风寒湿邪易乘虚侵袭,久而不散,筋肌转趋弛弱 。若患者弯腰劳作,则弛弱之筋肌易损伤,使劳损与寒湿并病 。
2、腰肌劳损怎么打太极拳
太极桩:
身体正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缓缓上提到胸前,双手外拉而抱圆,两腿自然平衡站立,既不外撇,也不内扣,基本接近自然 。两手指尖相距一拳之远,指尖相对,掌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手掌与胸距离约30厘米 。
两眼向前平视(闭目或半闭目亦可),口似张似闭,以鼻自然呼吸 。意念诱导:腰部被太阳光照亮 。站桩劳累或年老体弱、病情严重者可采用坐式 。
站、坐式可以相互调整 。用这个功法每天可多练习几次,每次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站累丁可以坐式,休息以后又可以练站式 。
3、太极拳的养生功效
健脑
太极拳要求精神专一,意动身随,连绵不断,一气呵成,是对大脑很好的锻炼;太极拳全身放松、动静结合的锻炼方法有益于大脑皮层兴奋、抑制的调整 。
练身
太极拳要求身体中正安舒,有助于防治颈椎病的症状等疾病;太极拳强调以腰为轴,对腰背等疾病的防治效果突出;太极拳注重节节贯穿,周身一家,有助于关节韧带、软骨组织的功能增强;太极拳着重虚实转换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平衡性与灵活性;太极拳通过肌肉张弛和关节的屈伸运动,对静脉回流心脏起到促进作用;太极拳还要求“形神合一”,意到、手到、足到、眼到,有助于视觉神经的锻炼与视力的改善等等 。
练气
中医养生主张“气为血帅,气能生血”;太极拳主张“以意行气,以气运身” 。习练太极拳可使呼吸逐步加深,通过横膈上下鼓动,牵动胸腹运动加强,对五脏六腑起到“按摩作用”,有助于加快人体气血循环,这是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 。
什么原因导致腰肌劳损
1、积累性损伤:腰部肌肉韧带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可经常受到牵张,受力大而频繁的组织,会出现小的纤维断裂、出血和渗出 。断裂组织修复和出血、渗出被吸收后,可遗留瘢痕和组织粘连 。这些组织易牵拉、压迫内在神经纤维产生腰痛 。腰肌劳损患者这种腰痛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甚至不能较长时间坚持某种姿势 。
2、迁延的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损伤的肌肉、筋膜、韧带修复不良,产生较多瘢痕和粘连,致使腰部功能减低且易出现疼痛,腰肌劳损患者常感觉腰部无力,阴雨天则腰酸背痛,长时间持续不愈 。
【腰肌劳损能打太极拳吗】3、腰肌筋膜无菌性炎症:长期弯腰或坐位工作,使腰背肌长期处于牵拉状态,出现痉挛、缺血、水肿、粘连等,有人称之为无菌性炎症 。
4、其他:先天性脊柱畸形,下肢功能或结构缺陷,可导致腰背组织劳损 。体弱、内脏病变也会使腰背部应激能力降低 。妊娠晚期腰部负重增加也容易产生腰肌劳损 。
腰肌劳损做什么运动
1、转胯运腰:
两腿分开,稍宽于肩,直立全身放松,双手叉腰,调匀呼吸 。胯先向左、再向前、向右、向后,围绕腰的中轴,做水平转圈动作 。转胯1圈为1次,可酌情做15~30次,再反方向做同样动作 。
2、转腰捶背:
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直立,全身放松,两腿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双手半握拳 。先向左转腰,再向右转 。两臂随腰部的左右转动而前后自然摆动,借摆动之力,双手一前一后,交替叩击腰部和小腹,左右转腰为1次,连做30~50次 。
3、双手攀足:
全身直立放松,两腿微微分开 。先两臂上举,身体随之后仰,尽可能达到后仰的最大程度,稍停片刻,随即身体前屈,双手下移,手尽可能触及双脚,稍停,恢复直立体位 。如此为1次,可连续做10~15次 。

腰肌劳损能打太极拳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