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母乳会吃出黄疸吗?宝宝黄疸一定要停母乳?


吃母乳会吃出黄疸吗?宝宝黄疸一定要停母乳?

文章插图
导读:前不久,一位宝妈,产后不到一个月火急火燎抱着宝宝来住院,当地医生说是因为吃了妈妈的奶,宝宝重度黄疸需要马上住院治疗 。类似
前不久 , 一位宝妈 , 产后不到一个月火急火燎抱着宝宝来住院,当地医生说是因为吃了妈妈的奶 , 宝宝重度黄疸需要马上住院治疗 。
类似的情况在妈咪知道问诊中也经常碰到 , 难道吃母乳真的吃出了黄疸?现在黄疸了到底还能不能吃母乳?现笔者就有关母乳性黄疸的诸多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希望能消除妈妈们的困扰 。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顾名思义母乳性黄疸就是吃母乳引起的黄疸,早在1963年就有学者正式报道了母乳性黄疸 , 即母乳喂养正常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 表现为皮肤粘膜、巩膜(眼白)黄染 , 严重的可以像橘皮一样明黄 。
生后一周内纯母乳喂养正常新生儿出现黄疸,血胆红素超过传统的生理性黄疸标准值,称早发型母乳性黄疸 ;
生后一周以上母乳喂养的正常新生儿,出现黄疸,血胆红素值超过传统的生理性黄疸标准值,称晚发型母乳性黄疸 。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除了早期母乳黄疸 , 血胆红素过高可能导致脑损伤、听力障碍等并发症外,通常预后良好 。
其特点是停止母乳喂养3天后黄疸可明显消退,血胆红素迅速下降30%—50%;若恢复母乳喂养,黄疸可重新出现 。

确诊为母乳性黄疸还能吃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大多表现为轻至中度的黄疸,只要注意随时监测黄疸的高度,密切观察宝宝皮肤和巩膜(眼白)的黄染程度,可以保持母乳喂养 。
母乳性黄疸常常要2-3个月才能完全退清,而母乳又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因此主张坚持母乳喂养 。
只有当血胆红素达到16-20mg/dl,考虑暂停母乳,或减少母乳加上配方奶混合喂养,当血胆红素下降小于15mg/dl,仍可继续母乳喂养——但前提是要加强监测,可以通过经皮测胆红素高度变化 , 在高峰期最好每天监测一次 。

母乳性黄疸是否需要治疗?
母乳性黄疸的宝宝,足月儿多见,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 , 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 , 肝功正常,无溶血的表现 。
对于早发型母乳黄疸,如果血胆红素达到一定范围,应予以蓝光治疗,及早积极干预,预防可能发生的脑损伤;血胆红素超过20mg/dl,应在医生指导下应对治疗 。
对于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治疗干预指标:血胆红素18-22mg/dl时接受光疗,血胆红素25-29mg/dl,出现嗜睡、拒奶 , 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

母乳性黄疸的宝宝如何护理?
1.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宝宝在护理方面要尽量提高哺乳频率 , 鼓励少量多次喂哺母乳,有研究发现增加哺乳频率可以减轻或减少黄疸的发生 。
2. 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建议让孩子多吸吮 , 经过乳头适当刺激和足量水分的补足,一般母乳量都能有;在用尽方法的情况下 , 可以考虑适当添加配方奶 , 因为如果不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 , 饥饿会影响肝酶结合胆红素的能力 , 导致血胆红素升高 。
3.宝宝多吃多排,可以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阻断胆红素的回吸收 。
4.不给宝宝喂葡萄糖水,葡萄糖水没有退黄疸的作用,其可能减少孩子奶量 , 还会增加新生儿病菌感染和肾脏负担风险 。
5. 多晒太阳不能退黄 。
6. 多观察宝宝精神状态 , 如果黄疸超高预警没有被及时发现并诊断,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
最后要说的是,妈妈们千万不要因为吃母乳宝宝有黄疸而放弃母乳喂养 , 也不要认为是自己吃错了什么导致母乳性黄疸而自责 , 事实上这与妈妈饮食无关 。
母乳永远是宝宝最好的营养 , 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哺乳 , 严密监测黄疸指数变化,最多经过2-3个月母乳性黄疸就会完全降至正常的 , 母乳黄疸的宝妈们尽可放心!
【吃母乳会吃出黄疸吗?宝宝黄疸一定要停母乳?】

吃母乳会吃出黄疸吗?宝宝黄疸一定要停母乳?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