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妇科有哪些症状


小儿妇科有哪些症状

文章插图

小儿妇科有哪些症状
【小儿妇科有哪些症状】1、小儿妇科有哪些症状
外阴阴道炎:小女孩外生殖器发育未成熟,抗感染能力差,易出现炎症 。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滴虫、霉菌等 。病原体通过患病母亲、保育员、幼儿园儿童的衣物、浴盆、手等传播,也可由于外阴不洁,被大便污染或直接接触污物所引起 。这时的小女孩由于外阴瘙痒而哭闹或手抓外阴部,检查时可见大小阴唇、阴蒂红肿,尿道口、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黏膜破溃、分泌物增多,甚至呈脓性 。
阴道异物:一些女孩子由于好奇或企图解除瘙痒,将发卡、别针或小玩具放入阴道内,时间长了会引起炎症,使分泌物增多,呈脓血性并有恶臭 。
性早熟: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月经初期开始于10岁以前;身高、体重均严重超过同龄儿童,即为性早熟 。
处女膜闭锁:发病率为0.3%,为少女常见畸形,多数在青春期前因阴道积液形成肿块,阻塞泌尿生殖道形成,一般在就医时被发现 。
外生殖器出血:常由创伤或肿瘤所致 。外阴碰撞在突出的硬物上,如凳子角、自行车把等,产生局部疼痛,部分患者出现外阴血肿或皮肤裂伤,出血量多少不一 。肿瘤所致的出血常见者为葡萄状肉瘤,好发于婴幼儿的阴道、子宫颈、膀胱、尿道等部位 。
2、小儿妇科包括什么
小儿妇科主要是指从出生以后到青春期这个阶段孩子的生殖系统逐渐成熟的过程当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个时期若孩子发生妇科疾病,而且没有给予重视,不但会给孩子带来相应痛苦,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将来,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状态 。
女性的一生需要经历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等7个阶段,儿童期和青春期占女性一生的1/4时间 。
3、小儿妇科挂什么科
中医儿科包括了小儿妇科疾病的诊治,中医小儿妇科主要研究18周岁以下女童在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的过程中发生的疾病 。
中医小儿妇科疾病主要包括阴道异物、外阴阴道炎、小阴唇粘连、外阴硬化萎缩性苔癣、外阴外伤、月经失调、痛经、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童性早熟、青春发育迟缓、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生殖器畸形、生殖系统肿瘤等 。
小儿为什么会得妇科病
小儿妇科病的发生跟婴幼儿本身的生理有一定关系 。婴幼儿的外阴发育还不成熟,成年人发育成熟的小阴唇两边合拢,可以让尿道口、阴道前庭不直接暴露在外面,细菌就不容易侵入,小女孩没有小阴唇的遮挡,就失去了一个自然的屏蔽功能,细菌容易侵入 。如果平时爱穿着开裆裤坐在地上,接触到细菌,就可能变成外阴炎 。
此外,婴幼儿外阴炎也与生活水平有关,一些卫生条件不太好的地方,幼女外阴炎的病例会更多一些,但现在的孩子都照顾得很好,这方面的影响小了很多 。诱发幼女外阴炎的第三个原因,是小女孩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上皮薄,导致糖原分泌不足,维持阴道正常菌群的乳酸杆菌就不足,阴道无法维持一个正常的平衡状态,导致阴道PH值的改变,细菌也就容易“趁虚而入” 。
怎么预防小儿妇科病
清洁外阴 。在婴儿期,每次便后要为孩子洗净、擦干 。每晚应清洗外阴 。浴盆、毛巾要专用,水要清洁,不要使用洗脸、擦身后的污水 。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洗屁股的问题,要用温水从前向后洗,最好一天洗一次 。有的家长往往不在意,经常不给孩子洗,有的家长倒是很在意,一天洗数次,这两种做法都不足取 。
不要给女孩穿开裆裤,内裤要经常换洗,洗时要与成人内衣分开,以防污染 。
妈妈患滴虫、淋病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时,不要与孩子同床睡觉,更不要一起洗盆浴,以免交叉传染 。
给孩子擦屁股时,应从前向后擦,不可反方向,防止大便污染尿道口和阴道口 。
给孩子穿浅色的内裤便于观察,如果内裤上有发黄的结痂或是干的小块,肯定是有感染的 。而小便的遗迹往往是一片均匀的黄色 。
不要自己滥用抗生素,要按医嘱使用,不宜时间过长,以免造成霉菌性阴道炎 。
发现女孩外阴红肿、外伤、阴道流液,有尿急、尿频、尿痛,或突然发生尿床时,应及时带她到妇科就诊 。

小儿妇科有哪些症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