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病风湿怎么治


月子病风湿怎么治

文章插图

月子病风湿怎么治
1、月子病风湿的偏方
1.1、月子病风湿吃附片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附片(布包)7.5克、生姜12.5克、葱12.5克、胡椒1.5克、食盐2.5克 。
做法:羊肉洗净入沸水内,加姜、葱各6克,绰至断红色,捞出切成约2.5厘米方块,入清水中浸去血水 。将附片装入纱布袋内扎口,姜洗净拍破,葱缠成团待用 。将砂锅内注入清水,置于火上,入葱、姜、胡椒、羊肉、川附片即成 。
功效:温经壮阳,散寒止痛 。适用于产后寒湿及阳虚痹 。
1.2、月子病风湿吃苡米粥
材料:苡米仁150克、薄荷(另包)15克、荆芥(另包)15克、豆豉50克 。
做法:将荆芥、薄荷、葱白、豆豉洗干净后,放入干净的锅内,加水1500毫升,烧开后文火煮10分钟 。滤汁去渣,将苡米仁入砂锅内,加入药液,煮至苡米仁裂开酥为度 。
功效:健脾祛湿,散风除湿 。治风湿阻络而一身尽痛,筋脉挛急,屈伸不利 。

2、月子病风湿艾灸方法
艾灸中脘、神阙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
中脘、神阙穴和关元穴用四眼艾灸盒做大面积施灸,时间循序渐进,由开始每天40分钟,逐渐发展到一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以上,腹部可以做移动艾灸 。足三里和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艾灸10-20分钟,最好双侧同时做,这样一是节省时间,二是双腿同时通络,驱赶寒邪,效果更佳 。
做艾灸就一定要火力够,时间够 。这样寒邪驱赶的才会彻底 。春末夏初治疗,会出很多汗,也是由于天气在逐渐热起来了,可以开窗对流艾灸,在艾灸期间一定要多喝姜糖水(生姜先煮沸,然后沏红糖水),这样可以补气补血 。

3、如何预防月子病风湿
3.1、充分休息,注意营养
新妈妈在分娩的时候消耗了很多体力,建议最好卧床休息24小时,保证产后充足的睡眠,第二天再下床活动 。新妈妈在活动的时候避免用力过大,可以适量地活动一下身体,不要过度疲劳,坐月子期间禁止从事体力劳动,尤其是增加腹压的活动,如久蹲或搬重物等 。一般说来,新妈妈在产后不但要吃得有营养,还要合理搭配,营养平衡 。
3.2、不要过度活动关节,保持良好情绪
分娩前一点小小的刺激在分娩后都会出现问题,因此产后2~3周内绝对不能过度活动关节 。多休息,自然运动为好,运动后注意不要着凉,不能过度疲劳 。保持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不宜生气,不宜着急 。最需注意的是最月子期间要绝对禁止性生活 。
3.3、产后注意保暖
新妈妈无论是自己分娩还是剖宫产,生完宝宝后都流汗比较多,这个时候切忌避免被风直吹,最好的办法就是自然降温 。如果是在晚上,还要注意新妈妈的保暖,防止夜里气温降低以后让新妈妈受凉 。

月子病风湿的原因
妇女产期被风吹或接触冷水所致的产后风湿,症状是长期肢体关节疼痛,手接触冷水时疼痛明显 。
在寒冷地区,人们常常在寒冷环境中工作,寒邪入机体内,久而久之下肢凉、痛、强直,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的老寒腿病 。
人群中有一些人特别怕冷、怕风,吃不了冷食、冷饮;夏天穿不了短裤、女士穿不了裙服等 。这类人属于体质虚寒,所以特别容易得风寒症 。患了风寒症体质更虚,常形成恶性循环 。
日常生活被风吹,雨淋,久座潮湿地或凉地;湿地睡觉或吹电扇、空调均可致患风寒病;疲劳和热身运动后,受凉寒气侵入,形成各种疼痛症候;夏热天卫表大开受凉,凉气入内导致各种疼痛、酸、困症候;汗后表皮开受凉,使凉气入内,阻碍气血运行,导致疼痛症候;情绪不好着凉会引起寒气入经,可入脏腑,白话说“气着凉”发展下去是严重 。
月子病风湿的症状
手脚关节出现不适,伴或不伴腰部酸痛 。
患产后风湿的产妇经常有劳累感,故不要认为全身无力就是感冒 。
眼睛不适,怕风、流泪 。眼皮感觉好沉 。
头痛、头晕,切忌盲目服用止痛药物,以免对产妇和婴儿产生不利影响 。
浑身怕冷、怕风、出虚汗、活动关节遇冷、遇风疼痛症状加重,严重症状加重,严重的患者夏天会因怕冷而穿棉衣 。
产妇除了有怕冷、怕风、活动关节有疼感的症状之外,还伴有四肢麻木、抽搐、胀痛等症状 。
【月子病风湿怎么治】小腹会胀气,鼓气,有微疼的感觉 。

月子病风湿怎么治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