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需注意

水痘 。症状:水痘因为其通常在发烧24小时内就会出现皮肤病的四大症状而被儿童皮肤科医生称为 “四世同堂”——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 。疹子以躯干为主,呈向心性分部,四肢相对较少 。多见于6个月以后的各个年龄段 。冬春季发病多见 。潜伏期1~2天 。水痘是病毒传染性皮肤疾病 , 因为冬季幼儿室内活动比春夏秋三季都多,有的公共场所不通风,孩子容易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渠道被传染 。前段时间沪上出现不少水痘患儿,其中一部分就是在幼儿园感染的,因为幼儿集中玩耍,一个班里如果有一个孩子发水痘,很快就会蔓延到其他孩子,所以一旦发现病例,必须马上隔离治疗,并且对与其接触的其他孩子进行观察隔离 , 以免波及更多幼儿 。目前针对水痘的有效药物不是很多 , 建议家长和幼儿园提前预防,如每天通风换气等 , 沪上一些幼儿园要求孩子在入园前必须注射水痘疫苗 。
麻疹 。症状:和水痘不同的是 , 麻疹患儿一般前3天发烧 , 第4天才开始出皮疹 , 往往是从耳后开始 , 经由头面部逐渐发出红色斑丘疹和麻疹粘膜斑,最后蔓延到全身甚至手脚心 。皮疹发出后,烧不退反升 。因为麻疹3天症状就像比较严重的感冒,除了发烧还可能有流鼻涕等,所以很多家长可能会先自行给孩子吃感冒药,缺乏经验的医生可能也为当成感冒来医治 。到第4天一般就会“真相大白” 。遭遇麻疹 , 治疗工作应该交给医生,家长可以做的就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避免患儿直接吹风以防受凉),保持20°左右室温和一定湿度 。
风疹 。症状:风疹的临床症状很像麻疹,但比麻疹轻,疹子的密度也不如麻疹高,表现有咳嗽、流涕、喷嚏、咽疼、食欲不振,耳后及枕后淋巴结常常肿大 , 体温一般不太高 , 多为低热或中等度发热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儿童时期常见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多在冬春季发病 , 可以在集体流行,一般潜伏期是10~21天 。其预防方法和麻疹类似 。
幼儿急疹 。症状:突发高热39~40℃,持续3~5天后退热,从身体躯干慢慢向脸部、四肢发出全身性的玫瑰色斑丘疹,所以该病也被称为玫瑰疹,患儿通常不会感觉痒,疹子很快就会退去 。医学教科书上说6个月到2周岁的孩子是幼儿急疹的主要患病群体 , 但临床上8-10个月的幼儿更加高发 。这是一种幼儿常见?。?冬春高发,威胁性不是很大,但因为它的初期症状和麻疹很接近,所以容易令家长惊慌失措 。两者的区别是幼儿急疹 “疹出热退”,而麻疹是“疹出热升” 。玫瑰疹不是威胁性很大的感染疾病,只要宝宝的精神状况良好 , 一般出了疹子后就没什么问题了 。不过,发高烧可能会造成少数婴儿出现热痉挛 , 所以需要准备退烧药物 。
猩红热 。症状:患儿会有发热、咽痛症状 , 起病一天内全身皮肤会出现弥漫充血,并且出现针尖大小的鲜红色皮疹 , 疹子和疹子之间都是红色充血皮肤,疹子会于颈、胸、躯干、四肢依次出现 , 一两天就会遍布全身达到高峰 。小患者会出现“杨梅舌”和“柏氏线”,这种病在2—8岁的孩子中相对较多见 。因为猩红热与感冒都是冬春季常见?。?早期症状又很相似,所以容易混淆 。但猩红热发病后,咽部明显红肿疼痛,一昼夜内出现典型皮疹,舌鲜红无苔如杨梅,这些症状与感冒有明显不同 。另外,因为猩红热可能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等,所以需要治疗彻底 。
尿布疹皮炎 。症状:大部分宝宝都得过尿布疹皮炎 , 所以当家长发现宝宝小屁屁出现红肿,有时还伴有粉红色小包时,也不要太自责 。除了没有及时更换尿布、尿不湿外,如果尿布没洗干净,上面的洗涤剂、柔顺剂也可能刺激宝宝皮肤,造成尿布疹 。无论使用传统棉尿布还是新式纸尿裤,冬天的婴幼儿都会穿上好几条裤子,这就创造了最容易滋生尿布疹的不透气环境 。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观察宝宝的大小便,一旦有“状况”,应该立即用温水把小屁屁洗干净 , 但不要用香皂洗,而应该使用无刺激的婴幼儿专用清洁用品,洗完之后在空调房内稍微晾一下小屁屁,并且涂上不含刺激物的温和护肤品 。此外,尽量给宝宝勤换尿布,保持小屁股通气干燥 。
舌舔皮炎 。症状:不少家长发现,到了冬天,孩子嘴唇周围一圈常常出现红色的小斑疹、小丘疹 , 而且皮肤还有皲裂,有时有细小的脱屑 。仔细观察后他们才明白,这是孩子用舌头舔嘴唇和唇边的皮肤导致的结果 。冬天体内缺水 , 嘴唇往往干裂,少数大人也会经常用舌头舔舐嘴唇,而孩子则可能舔舐的范围更大 , 所以造成唇周围的皮肤因为被唾液反复浸渍而引起炎症 。徐志强主任说 , 预防舌舔皮炎,首先要多喝水;其次,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再次,当孩子要舔舐口唇时,尽量转移其注意力,逐渐改变其坏习惯;另外,也可以购买含维生素E等滋润成分的儿童润唇膏,还有一种方法,宝宝吃鱼肝油时,嘴唇上“揩点油” 。
婴幼儿湿疹 。婴幼儿湿疹俗称“奶癣”,虽然四季都有,但冬季更加常见,属于过敏性疾病 。宝宝的脸上会出现小红点,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 。通常情况下,如果湿疹症状较轻,可以不用药,慢慢自愈 。一般说来,不要给宝宝吃鱼虾等动物蛋白成分高的食物 。家长不要用碱性肥皂给宝宝洗患处 , 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 。患湿疹的宝宝不能太热太捂 。
【秋冬季节需注意】冻疮 。症状:宝宝手背、耳背又红又肿,像个小馒头,伴有红斑和皲裂,宝宝拼命抓挠,因为有瘙痒、灼热、疼痛的感觉,抓得厉害会出现溃烂 。天气转暧后可自愈,但来年会复发 。婴幼儿的皮肤?。瘸扇烁菀咨⑷?,防御能力较弱,宝宝局部血管容易发生收缩 , 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缺氧损伤,所以相比成人更加容易被冻伤,造成冻疮 。如果能够加强运动 , 促进宝宝的末梢血液循环,注意恰当保暖和手足干燥,并多吃高热量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手脚和耳朵往往是是最容易发生冻伤的地方,一方面因为手足位于血液循环末端 , 血循环较差、供血量少,再加上宝宝皮肤较薄,防御能力不强,所以手足方面一定要采取一些防冻措施 。特别要提醒的是,衣服裤子不要太紧,否则不利于血液循环 。
白色糠疹 。症状:也叫单纯性糠疹,会导致患儿脸上出现白色斑块 。目前为止病因不明,多见于儿童及十几岁的青少年,但以冬、春季较为明显 。中医往往对该病的诊断是患儿体内有蛔虫,而西医更常把这一疾病归因为缺少维生素B和锌有关,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

秋冬季节需注意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