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三候是什么意思,立春三候含义


立春三候是什么意思,立春三候含义

文章插图
导读:立春是一个时间点 , 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而立春又分为三候 。那么大家是否知道,立春三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立春三候含义吧 。
每年2月4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交立春节气 。“立春”是预示季节转换的节气 。这个节气,早在战国末期(约公元前239年)就确定了 。立春过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全国大部分地区将陆续开始春耕大忙季节 。我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 , 即: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
一候对应的花信为迎春,二候为樱桃,三候为望春 。所谓“一候东风解冻”,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而在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这就是所谓的“二候蛰虫始振” 。再过五日 , 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 , 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 这就是“三候鱼陟负冰”了 。
【立春三候是什么意思,立春三候含义】另外,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候一变化息息相关 。因此,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人们把这些现象叫做物候 。立春时节,春天已经到来,然而冬天的寒冷还未消失殆?。枰艹さ氖奔洳拍苈? ,只有大地解冻才能使万物复苏,才能有万物生长的土壤,所以三候的说法十分准确地把立春阶段的特征和预兆形象地表现出来,令人不由得赞叹我国古人敏锐精准的观察力 。

立春三候是什么意思,立春三候含义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