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功效与作用_白芍的药用价值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_白芍的药用价值

文章插图
导读:中药白芍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白芍图片、白芍的药用价值、白芍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 , 不妨来关注一下 。
中药白芍目录(可点击哦):
白芍简介
白芍图片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生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的药用价值
白芍配伍应用
白芍的副作用
白芍简介
白芍 , 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夏、秋二季采挖 , 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白芍呈类圆形的薄片 。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平滑 。切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酸 。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 。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 , 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
白芍图片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的功效: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 , 敛阴收汗 。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 , 自汗盗汗,阴虚发热 , 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 , 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 , 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
白芍的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 , 降低血压(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
2、护肝作用 。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
3、解痉作用 。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着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
4、镇痛作用 。能抑制小鼠扭体、嘶叫、热板反应 , 对吗啡抑制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并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 。
生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_白芍的药用价值】生白芍(生用,多用于平肝) , 处方中写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为原药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 。
1、用于月经不调 , 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等症 。
生白芍能养血敛阴 , 治妇科疾患 , 常与当归、熟地黄、川芎等药配合应用 。本品如与桂枝同用,能协调营卫,用以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与龙骨、牡蛎、浮小麦等药同用 , 可敛阴潜阳,用治阴虚阳浮所致的自汗、盗汗等症 。
2、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胁痛、腹痛,以及手足拘挛疼痛等症 。
生白芍功能养血而柔肝,缓急而止痛,故可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疼痛、腹痛及手足拘挛等症 。治胁痛,常与柴胡、枳壳等同用;治腹痛及手足拘挛,常与甘草配伍;如治痢疾腹痛,可与黄连、木香等同用 。
3、用于肝阳亢盛所引起的头痛、眩晕 。
白芍生用,能敛阴而平抑肝阳,故可用于肝阳亢盛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桑叶、菊花、钩藤、白蒺藜等同用 。
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炒白芍又称炙白芍 。为白芍片用麸以文火炒至微黄 , 略带焦斑,筛去麦麸,晾凉入药者 。多用于养血、敛阴 。
1、炒白芍对于一些炎症有抵抗作用 , 如关节炎 。
2、炒白芍对于肠胃管道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防止肠胃组织自动收缩产生的痉挛反应 。
3、炒白芍中所含有的芍药甙对人体因醋酸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因甘草中含有的甲醇复合物对于这种疼痛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所以两者可以同用,效果更好 。
4、炒白芍中的提取物对于肝脏有保护作用 。如提取物乙醇能够降低同功酶的活性,可以对抗肝脏组织中的噬酸性变性以及坏死 。
5、炒白芍可以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可以吞噬一些病变的细胞,从而起到免疫的作用 。
6、炒白芍还可以调理月经不调,腹痛泄痢、养血止痛、治疗胸腹胁肋引起的疼痛 。
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药气味苦平 , 无毒 。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 , 破坚积 , 寒热 , 病疲,止痛,利小便,益气 。
1、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 , 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
2、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 。该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 。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 。
3、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 , 血痢,肠风下血 , 目赤,痈肿 。用于温热?。热胗⒎⑷取⑸噻⑸矸哒?,以及血热妄行等 。配生地、牡丹皮等,
4、用于经闭 , 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 。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 , 可用于疮痈肿毒
5、去瘀 , 止痛,凉血 , 消肿 。治瘀滞经闭 , 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Ψ缦卵砍?nbsp;, 痈肿 。止痛,利小便,益气 。
白芍的药用价值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
1、治下痢便脓血,里急后重,下血调气:芍药一两,当归半两 , 黄连半两,槟榔、木香二钱;甘草二钱(炒),大黄三钱,黄芩半两,官桂二钱半 。上细切,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 。(《素问病机保命集》芍药汤)
2、治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三两,芍药一斤 , 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 , 芎藭半斤(一作三两) 。上六味,杵为散 。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3、治产后血气攻心腹痛:芍药二两 , 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两 。上三味,粗捣筛 , 每服三钱匕 , 水一盏,煎七分,去滓 , 温服 , 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芍药汤)
4、治痛经:白芍二两,干姜八钱 。共为细末,分成八包,月经来时,每日服一包,黄酒为引,连服三个星期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5、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差者:白芍药三大两 , 干姜半大两 。细锉 , 熬令黄 , 捣下筛 。空肚,和饮汁服二钱匕,日再 。(《广利方》)
6、治金创血不止,痛:白芍药一两,熬令黄,杵令细为散 。酒或米次下二钱,并得 。初三服,渐加 。(《广利方》)
7、治脚气肿痛:白芍药六两,甘草一两 。为末,白汤点服 。(《岁时广记》)
白芍配伍应用
1、配当归: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血中气药,长于动而活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为血中阴药,善于静而敛阴 。一动一静,相配有养血理血之效,主治心肝血虚之心悸不宁、头晕耳鸣、筋脉挛急、妇女月经不调等 。
2、配桂枝:桂枝能助心阳,通经络 , 解肌以去在表的风邪,芍药养阴和里,能固护在里的营阴 。桂枝为阳药,芍药为阴药,其意在于一散一收,阴阳相配,刚柔相济以达到调和营卫、养阴止汗的目的 。
3、配柴胡:柴胡疏肝解郁,和解透邪,白芍和营止痛,平肝缓急 , 二药配合,补散兼施,既疏达肝郁 , 又能养阴滋液,对肝脾失调有和解止痛之功 。
4、配附子:芍药之酸可益血,附子之辛可以复气,芍药敛阴止汗,附子固肾回阳 , 二药同用,寒热并施,阴阳同治 , 主治阴伤阳虚之候 。
5、配甘草:白芍味酸,得木之气最纯 , 甘草味甘,得土之气最厚,二药伍用,有酸甘化阴之妙用,共奏敛阴养血、缓急止痛之效用 。
6、配赤芍: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赤芍泻肝火 , 白芍养肝阴;赤芍散而不补,白芍补而不泻 。二药伍用,一散一敛 , 一泻一补,对阴虚挟瘀有热之证最为适合 。
7、配侧柏叶:侧柏叶凉血止血,生白芍凉血清热,二药合用,凉血育阴而止血,治热迫血行之月经过多、胎热腹痛 。
8、配熟地:熟地、白芍均能养血补血,同属静药 , 但熟地补血以入肾填髓为主 , 白芍补血以入肝养阴柔肝为主;熟地甘温,白芍酸寒,二药合用,肝肾并补,滋水涵木,充分体现“乙癸同源”之说 。
白芍的副作用
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 。反藜芦 。
1、《本草经集注》:“恶石斛、芒硝 。畏消石、鳖甲、小蓟 。反藜芦 。”
2、《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 。古人有言曰,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 。”
3、《本草经疏》:“白芍药酸寒 , 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 , 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
4、《本草正》:“若脾气寒而痞满难化者忌用 。”
5、《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
6、《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产后三者禁用 。”
以上就是一些白芍的相关知识 , 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_白芍的药用价值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