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麻黄

【地麻黄】

地麻黄

文章插图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Dì Má Huánɡ

【别名】粟米草(《植物名实图考》),地杉树(《贵州民间药物》),鸭脚瓜子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

【来源】为番杏科植物粟米草的全草 。5~6月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体无毛 。直根较细,黄白色 。茎倾斜,有棱,多分枝,叶3~5片似轮生,根出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茎生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缉 , 无柄 。歧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形,红褐色 , 有短柄;花被5 , 分离;雄蕊3~5,与花被互生;子房上位,3室,花柱3 , 短 。蒴果胞背开裂,种子多数,圆肾形,棕黑色,有瘤状突起 。

地麻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