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的功效与作用_香附的药用价值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_香附的药用价值

文章插图
导读:中草药香附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香附的功效与作用、香附图片、香附的药用价值、香附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
中草药香附目录(可点击哦):
香附简介
香附图片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香附的药用价值
香附的副作用
香附医书记载
香附简介
香附,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
本品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 , 长2~3.5cm,直径0.5~1cm 。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和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 , 环节不明显 。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 , 中柱色较深 , 点状维管束散在 。气香 , 味微苦 。
香附图片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辛微苦甘,平 。入肺、肝、脾、胃四经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 , 经闭痛经 。
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 。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 。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
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 。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
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 , 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
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 。”
③《医学启源》:“快气 。”
④李杲:“治一切气 , 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 。”
⑤《汤液本草》:“治崩漏 。”
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 , 消食,止呕吐 。”
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 , 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 , 痈疽疮疡 , 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
香附的药用价值
1、解诸郁: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 。为末,水丸如绿豆大 。每服一百丸 。(《丹溪心法》越鞠丸)
2、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荚水漫)、半夏各一两,白矾末半两 。姜汁面糊丸 , 梧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随时下 。(《仁存堂经验方》)
3、治偏正头痛:川芎二两,香附子(炒)四两 。上为末 。以茶调服 , 得腊茶清尤好 。(《澹寮方》)
4、治吐血:童便调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 。(《丹溪治法心要》)
5、治小便尿血: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各煎汤 。先服香附汤三、五呷,后服地榆汤至尽,未效再服 。(《全生指迷方》)
6、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香附子(去皮毛,略炒)为末 。每服二钱,清米饮调下 。(《本事方》)
7、治肛门脱出:香附子、荆芥穗等分为末 。每用三匙,水一大碗,煎十数沸,淋 。(《三因方》香荆散)
香附的副作用
香附的作用用于肝郁气滞 , 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那么在用药期间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呢?下面介绍中药香附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
1、香附的宜忌
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
《纲目》:得童子小便、醋、芎藭、苍术良 。
《本草经疏》:凡月事先期者,血热也,法当凉血,禁用此药 。
《本草汇言》:独用、多用、久用,耗气损血 。
《雷公炮炙论》:采得香附,阴干,于石臼中捣,勿令犯铁 , 用之切忌 。
2、香附的注意事项
毒副作用:香附醇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5g/kg 。
本品毒性很小 , 饲料中含量不超过25%时,大鼠可以耐受 。达30%~50%时,动物生长受到一定抑制 。
香附医书记载
1、《本草衍义补遗》:香附子,必用童便浸,凡血气药必用之,引至气分而生血,此阳生阴长之义也 。
2、朱震亨:香附,《本草》不言补,而方家言于老人有益,意有存焉,盖于行中有补理 。
3、《纲目》: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而能窜,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 。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_香附的药用价值】以上就是一些香附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 , 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_香附的药用价值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