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祭日是什么意思


春分祭日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春分节气从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春分祭日是什么意思呢?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 。《礼记》:“祭日于坛 。”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此俗历代相传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春分祭日始于周代,源于华夏先民对日神的崇拜 。夏商周三代都有祭日的传统,夏尚黑,祭日在日落之后;殷尚白,祭日在红日当空之时;周尚赤,祭日在晨曦黄昏之际 。
【春分祭日是什么意思】
《礼记·祭法》载:“埋少牢於泰昭,祭时也 。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 。王宫,祭日也 。”郑玄注:“王宫,日坛也 。”孔颖达疏:“王,君也 。宫,亦坛也 。”《管子·轻重己》曰:“冬尽而春始,天子东出其国四十六里而坛,服青而絻青,搢玉揔,带玉监,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日 。”此后,春分祭日习俗便流传下来 。
祭日很重要,选址须谨慎 。日坛,就是这样的地方,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 。具体时间定在春分的卯时—上午5时至上午7时,正是太阳升起的时间 。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就跟今天国旗班的战士似的,一大早起来去祭祀太阳 。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
朝日坛在整个建筑的南部,坐东朝西,这是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人要站在西方向东方行礼的缘故 。坛为圆形,坛台1层,直径33.3米,周围砌有矮形围墙,东南北各有棂星门1座 。西边为正门,有3座棂星门,以示区别 。
祭日虽然比不上祭天与祭地典礼,但仪式也颇为隆重 。明代皇帝祭日时,用奠玉帛,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礼 。清代皇帝祭日礼仪有:迎神、奠玉帛、初献、亚鲜、终献、答福胙、车馔、送神、送燎等九项议程,也很隆重 。如今的日坛已经告别了祭日敬神的时代,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 。

春分祭日是什么意思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