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给婴儿灌苦药


怎么样给婴儿灌苦药

文章插图

怎么样给婴儿灌苦药
1、怎么样给婴儿灌苦药
要让孩子比较轻松地吃药,姿势一定要正确:先把孩子的头抬高,让脸侧偏,然后用勺或吸管从下颌部(口腔靠下牙的一侧)伸进去将药慢慢喂入,勺或吸管不要急着拿出来,等孩子把药吞下了再拿出来 。待所有的药液都喂完后,再用小勺加几勺白开水,帮助宝宝把口腔内的余药咽下去,冲淡残留在口腔中药味 。
不过,像止咳糖浆等就不必再喂水,因为它在处于比较黏稠的状态时,服用后药物会粘附在咽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起到消炎止咳的作用,如果喝完后又喂水的话,则可能会把咽部药物的有效成分稀释,影响药效发挥,所以,这时一般喂完药后就暂时不喂白开水 。若是片剂切记要弄碎再喂给孩子吃,否则易误吸入气管 。
2、给婴儿灌苦药要注意什么
勺里的药水不能顺着舌头直往里灌,这样很容易呛着,而且药完全倒在舌面上,孩子很快尝到苦味,会一下子把药喷吐出来 。可以先把勺从孩子嘴角倒入舌边,稍停一下,待其将药咽下时再把勺撤出 。
【怎么样给婴儿灌苦药】喂药前不要喝太多水,有的小儿容易呕吐,喂药后可给少许酸味果汁 。有些家长爱把药放在牛奶中,灌进奶瓶让孩子吃,这样不好,因为婴儿服药量一般都很少,溶化后必然有部分沾在奶瓶上,这样就无法保证足够的药量 。遇到拒不合作的病孩或是药味过苦,可以采用“果酱夹心”的方法,小勺里放点果酱,把碾碎的药倒在上面,再加一层果酱,哄着孩子吃 。
3、婴儿把苦药吐出来怎么办
婴儿吃药呕吐多因吞咽功能不完善引起,而稍大一点的孩子吃药呕吐则很可能是因为口感不好,吃了就给吐出来 。结果,父母就又重新再喂一次 。
医生说,给孩子吃药一定要遵照医嘱,要严格地听从医生的指导,医生说的药量不能随意加减 。如果刚喂进去就吐了很多,需要再补喂一次,如果半小时后才吐,就不必再补了 。如果只是吐很少一点,也可不补 。
给婴儿喂药要注意用药间隔时间
目前儿童药物多以液体或者颗粒制剂为主 。此外还有滴剂、混悬剂、咀嚼片、泡腾片剂以方便患儿口服 。为了减少药物的不良味道,多采用糖浆或者加入甜味剂和香味剂的制剂,或者包以糖衣,达到安全、顺利服药目的 。为了孩子的依从性,还开发了一些半衰期(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比较长的药物,可以每天只吃一次或者两次 。家长最好选择宝宝易于接受的药物剂型或者半衰期比较长的药物 。
医生提醒家长,喂药的时间要严格地遵照医嘱或者药品说明书的使用时间 。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着时间而变化,只有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一定浓度对于治疗疾病才能有效 。
如果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注明每日三次,正确的口服时间应该是间隔8小时吃一次 。这样才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控制病情发展,直至痊愈 。
婴儿喂药的原则
0-1岁的婴儿吞咽功能还不完善,只能服用液态药 。可以选择勺子和滴管喂,喂药工具注意要消毒 。喂药时不要让婴儿平躺着,平躺时吞咽比较困难 。最好把婴儿抱在肘窝中,使其头部微抬高一些,家长可先用手固定宝宝的头和手,然后把装有药液的滴管或勺子放入婴儿口中,放在舌根部(舌面的后三分之一),轻轻挤压滴管橡皮囊或慢慢抬起勺子柄,使药物流入宝宝口中 。
特别提醒,1岁以内的宝宝有部分仍有生理性反流,即吃奶后容易吐奶 。对于这样的宝宝喂药后注意要竖抱,避免宝宝把药吐出后、再呛入气管 。喂药后至少要观察10分钟,家长再离开 。
许多家长会网购一些喂药的“利器”,如针筒、喂药器 。医生提醒说,使用这些“利器”喂药是可以的,但要注意药物的推送一定要慢,年龄越小的宝宝吞咽速度越慢,药物推送时也要越慢,否则宝宝可能会因为吞咽不及时吐出药物或引起呛咳 。
1到2岁后,部分宝宝是可以开始服用片剂了,有些家长会把成人药掰开喂给宝宝 。医生认为,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儿童专用药,而不要将成人药片掰开给宝宝吃 。但成人药片口感差,宝宝比较难接受 。而且宝宝的吞咽能力差,吞服片剂或胶囊时都有呛入气管的可能,如果不得已只能选择片剂或咀嚼片,最好用水把药溶解为液体后再喂给宝宝喝 。

怎么样给婴儿灌苦药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