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头节是怎么来的


二月二龙头节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导读:农历“二月二”,民间俗称“龙抬头”,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龙头节”,寓意着春耕将始 , 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那么,二月二龙头节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龙头节”“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 。旧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 。“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 北方玄武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 , 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说文》中有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记载 , 实际上说的是东方苍龙星象的变化 。
【二月二龙头节是怎么来的】龙抬头在农耕文化中标示阳气自地底而出,各种蛰虫有感因此开始活动 , 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了 。龙抬头时节 , 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春雷始鸣 。元时期将阴历“二月二”称为龙抬头,从节气上说 , “二月初二”正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 。二月初二与“龙抬头”相关的的活动很多 , 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 。

二月二龙头节是怎么来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