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吃完饭能拔罐吗


刚吃完饭能拔罐吗

文章插图

【刚吃完饭能拔罐吗】
刚吃完饭能拔罐吗
1、刚吃完饭能拔罐吗
不能,因为饱腹、空腹都不宜拔火罐操作 。刚刚吃饱,不适宜拔罐,最好在吃饭1小时以后进行较好,如果是早晨空腹也不适宜做拔罐 。
2、如何正确拔罐
2.1、首先,不是谁都能拔罐、不是哪个地方疼就在哪里拔罐,需要专业医生的诊治才能下结论 。赵朝庭博士介绍,从中医角度来说,首先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辨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症状、体质等情况,再考虑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治疗、护理 。
2.2、其次,拔火罐看似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儿”,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因为在正规医疗机构,拔罐的医护人员都经过专门培训,拔罐的时候怎么找准穴位、下手多轻多重都有讲究 。哪怕是从安全方面考虑,对一只酒精棉球的干湿度也有明确规定,还要注意不能让燃烧的棉球碰到罐口,否则就容易烫伤皮肤 。
2.3、最后,作为常规的保健方式,拔火罐也不宜过多,差不多的部位一周最多拔两次罐,过于频繁的拔罐很容易损伤皮肤,也未必有益身体健康 。
3、拔罐的作用
3.1、传统中医观点 调整阴阳,平衡体质:人体出现阴阳平衡失调时,机体会因为“盛虚失调”发生疾病,拔罐通过对穴位和经脉进行刺激,能对机体重新进行调理,使阴阳得到调和,从而实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消邪扶正:中医认为,邪气是导致疾病的因素,正气则是机体活动以及抗病的能力,拔罐通过刮拭经脉,使气血得到疏导,从而防止体内因气血淤积产生邪毒,并增强脏腑功能和体内正气,抑制或驱除邪毒的侵袭 。活血化瘀:机体之所以出现病痛,是由于气血不通导致经络堵塞引起的,在局部或相应穴位进行拔罐,能疏通气血,消散淤血,畅通经络,当气血运行恢复后,自然能达到“通而不痛”的目的 。
3.2、现代医学观点 增强免疫力:拔罐疗法能对局部皮肤产生较强的负压作用,在负压作用下,局部皮肤毛细血管破裂,释放出组织胺,5-羟色胺等神经介质,这些神经介质能对机体各部位功能产生良性刺激作用,有效调动免疫系统运作功能,增加局部耐受性和增强机体免疫力 。

拔罐的好处
1、通过拔火罐,可以将身体里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排除邪气,让人精神百倍 。
2、因为身体的经络、穴位和五脏六腑都是相连相通,所以通过外接的吸力,会刺激身体表面的穴位,进而通过筋骨经络,使得人体内部器官得到相应的调理,让人气血畅通,强身健体 。
3、对于人体局部的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等症状,拔火罐也有一定的功效,长期定期进行拔火罐,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 。
4、减压的作用: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
5、温热作用: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 。
6、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由于拔罐后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这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

哪些人不适合拔罐
1、孕妇、女性月经期 。尤其是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 。孕妇如果进行不适当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产等 。月经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在经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会引起月经过多 。
2、高热、抽搐和痉挛发作者不宜拔罐 。对于癫痫患者则应在间隙期使用 。
3、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慎用,更不宜刺络拔罐,以免引起大出血 。
4、有严重肺气肿的病人,背部及胸部不宜负压吸拔 。心力衰竭或体质虚弱者,不官用拔罐治疗 。
5、皮肤过敏、皮肤损伤者 。拔火罐有可能加重过敏症状,而且皮肤溃疡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发感染、水泡,加重溃疡 。
6、皮肤有溃疡、破裂处,不宜拔罐 。在疮疡部位脓未成熟的红、肿、热、痛期,不宜在病灶拔罐 。面部疖肿禁忌拔罐,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局部原因不明的肿块,亦不可随便拔罐 。

刚吃完饭能拔罐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