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由来和习俗


立夏的由来和习俗

文章插图

立夏的由来和习俗
1、立夏的由来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
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 。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 。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
2、立夏的习俗
吃立夏蛋
虽然全国各地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但说起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 。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 。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
忌坐门槛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 。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 。”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 。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 。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 。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 。”
【立夏的由来和习俗】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 。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 。
浙江农村地区立夏必吃“七家粥”
也叫喝“七家茶” 。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 。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 。
立夏“称人”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 。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
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 。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 。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 。”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 。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 。
3、2018年立夏是什么时候
2018年立夏是2018年5月5日21:25:18,农历2018年三月(小)二十,星期六 。
立夏吃什么好
1、立夏馃
立夏果又称立夏粿,是在立夏节吃的一种粿子和汤圆 。是用米蒸熟后搓烂和成小团子,然后用豆芽豆干虾皮豌豆之类的东西煮成“羹”,煮好的立夏粿味美清香,更带着一口的饭香味,滑而不腻 。相传吃“立夏馃”表示送春迎夏,喜庆春收 。许多蔬菜瓜果上市了,能加的都要加进“立夏馃”中,品种越多表示春收富实,喜庆有余 。
2、立夏饼
在立夏,吃立夏饼有不疰夏、不瘦夏之说 。立夏饼的形状类似于现在的酒酿饼,很久之前立夏饼是用麦芽做的,白糖馅,里面加点红绿丝 。而现在制作的立夏饼,其实就是那种酥皮饼,有馅,常为豆沙或百果,口感酥香,四、五个包成一筒 。立夏时节以这样的传统食品,馈赠亲朋好友表达祝福的心愿,礼轻情义重 。
3、立夏茶
为迎接立夏,我国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在立夏的那一天,妇女们要聚集七家的茶叶,共同烹饮,说是立夏饮了七家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 。
4、立夏饭
旧时立夏节,宁波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饭”,称之为立夏饭 。现在宁波城乡部分家庭依旧保留这种古风,只是立夏饭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种食物:蚕豆、大豆、竹笋、芥菜,外加酱肉或咸肉,叫五样米饭 。
立夏如何养生
1、多进稀食有利补养
专家指出,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 。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 。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
2、生重养“心”天热宜戒怒
专家指出,习惯上,人们将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 。此时气温显著升高,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炎暑降临,雷雨增多,植物进入生长旺季,是一个重要节气 。夏季与心气相通,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因此,要顺应节气的这种变化,保养心脏,专家表示,此时节,老年人要注意避免气血淤积,预防心脏病发作 。

立夏的由来和习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