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立秋养生原则


中医立秋养生原则

文章插图

中医立秋养生原则
1、中医立秋养生必须要早卧早起
立秋时节,秋高气爽 。如果晚上早一点睡,就可以聚敛阳气,而阳气则为我们立根之本,这就是为什么说人老了,阳气就会变弱,而变弱了就会造成身体虚弱,这样抵御外界疾病的能力就会变差,人就更容易生病 。而秋季早睡,就能够积聚我们身体内阳气这样我们才能够有精气神 。而早起的话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防止收敛太多 。
2、中医立秋养生必须要养肺
立秋后阳气便会转衰,阴气日上 。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所以我们要顺时养生,这样才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 。而中医上认为,肺部和秋季相应,然而秋天天气干燥,这样就会有损肺部,如果腹部虚,那么身体对于外界环境刺激的抵抗力便会降弱 。
要让肺健康工作,首先得润肺,最好的办法就是食疗,即多吃润肺的食物 。首选物品就是百合,它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的作用 。其次,就是多吃胡萝卜、豆浆、柑橘、甘蔗、萝卜、银耳等润肺清肺的食物,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 。
3、中医立秋养生要注意饮食
秋季进补宜以养阴清润为主 。秋季应该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在秋季要做到少食多餐 。
在立秋过后,由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宜人,所以人们的食欲便会逐渐好转 。不过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还处于较弱的状态,还没有从夏季饮食的习惯中调理过来,如果在这个时候如果吃太多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所以秋季饮食要“少辛多酸” 。
秋天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 。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
一般来说,喝些绿豆汤,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 。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
中医立秋养生汤
1、鸡蛋花沙参煲猪蹄
材料:鸡蛋花20克、沙参30克(中药店均有售),猪踭400克、生姜3片 。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 。药材稍浸泡;猪踭切块 。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为文火煲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
2、红豆陈皮汤
做法:红豆清洗干净放入水中浸泡好后,加入适量冰糖及一小块陈皮,锅中倒入适量水烧开,放入红豆大火煮,待红豆煮烂后,将冰糖、陈皮放入锅中拌匀,小火焖15分钟左右即可 。食用时,捞出陈皮,只喝汤食豆 。
3、排骨莲藕汤
【中医立秋养生原则】做法:先将莲藕去皮用刀背拍过后切片,排骨汆烫后备用,再将目鱼干用水冲洗后,用温水泡20分钟后,切片;将处理好的排骨、莲藕、目鱼干一起放入水中,加生姜以中火煮1.5小时后,撒上点香葱,加盐调味即可 。

立秋应预防的疾病
皮肤病
秋季也是各种皮肤病高发的季节,其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 。通常其部分以大腿,小腿的内侧,关节等周围也非常的常见 。秋季预防皮肤病要注意衣物的选择,对于贴身的衣服可尽量选择纯棉的,同时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注意个人卫生 。
感冒
秋天气候变化异常,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 。特别是当工作环境通风不好时,感冒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 。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 。要适当多饮水,多吃水果,增强机体代谢;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的预防 。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同时秋季也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防止腹部受凉 。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

中医立秋养生原则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