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60D如何配合降噪活用高ISO感光度

佳能60D配合降噪活用高ISO感光度的方法如下:
【佳能60D如何配合降噪活用高ISO感光度】图1: 相机中将降噪功能设置为禁用
图2: 相机中将降噪功能设置为标准
图3: 关闭DPP中所有减噪功能
图4: 将DPP的亮度减噪设置为2 , 色度减噪设置为13
拍摄数据
EF-S 18-135mm f/3.5-5.6 IS/手动曝光(F8,1/50秒)/ISO 12800/白平衡:自动
一般来讲,ISO感光度越高快门速度也就越高 。但同时,噪点的增多也是难以避免的 。这里要介绍的并不是如何消除噪点,而是如何通过亮度减噪和色度减噪的各自调节,在不影响解像感的基础上对噪点进行控制 。
了解两种噪点
通常我们所指的高ISO感光度噪点,包括亮度噪点和色度噪点 。建议大家充分理解二者区别,并掌握减噪功能,积极尝试高ISO感光度拍摄 。下列示例是对DPP每张图像的一侧进行减噪后的效果 。
噪点的种类亮度噪点
整个图像中出现的近似颗粒状的粗糙部分就是亮度噪点 , 它们不具有颜色 。如果图像是在约1800万像素下拍摄完成的话,那么只要不是使用A4以上尺寸进行打印,或是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放大显示,对局部进行观察 , 这些噪点不会十分明显 。而且,如果花费精力去除这些亮度噪点的话,就很容易降低图像的解像感 。
噪点的种类色度噪点
一般情况下,色度噪点的大小会是亮度噪点的数倍至数十倍,表现为原色的斑点 。在暗部层次较为平整的部分会比较明显,而在明亮或白色被摄体占据大部分画面的图像中不是十分明显 。虽然它的存在对图像效果的影响很大,但如果通过减噪功能对其进行强行处理的话 , 便有可能破坏被摄体的色彩 。因此,需要根据图像的状态来判断选择适当的减噪程度 。
通过DPP来控制两种噪点
当图像以JPEG记录时,仅能通过相机中的高ISO感光度降噪功能进行降噪,可选择设置的降噪程度包括4种:标准、弱、强和禁用 。而用RAW记录的图像 , 通过DPP显像后可分别对亮度噪点和色度噪点进行控制 。而且 , 设置细化为20级,能够在观察处理效果的同时选择恰当的减噪 。为了能够在减噪的同时维持图像的解像感,尽量将亮度减噪控制在最小程度,仅实施轻微的补偿 , 而对色度减噪调整的要点是在不破坏色彩的前提下作较强处理 。
要点是掌握亮度噪点与色度噪点的平衡
再次观察图例 。这4张图像均是在ISO 12800的感光度下拍摄的,只是对每张图像设置了不同的减噪处理 。从图1和图2的比较中 , 我们可以看到高ISO感光度降噪功能的标准设置下,EOS 60D拍摄图像中的噪点数量基本可以接受,但解像感的降低也不可否认 。而通过DPP的亮度减噪和色度减噪分别处理过的RAW图像(图4),其噪点和解像感的平衡恰到好处 。此图例中,亮度减噪为2、色度减噪为13时,噪点和解像感的平衡较为合适 , 即使打印成A4大小的尺寸,也不会感到粗糙 。
利用能够抑制高ISO感光度下噪点的DPP进行RAW显像的步骤:
步骤1:确认DPP的参数设置
从菜单栏的工具中选择参数设置 。然后点击参数设置框中的工具调色板,确认默认减噪设置处于应用相机设置状态 。
步骤2:显示NR/镜头/ALO
从缩略图中双击希望进行处理的图像,然后打开编辑画面 。从工具条中选择工具 , 打开工具调色板 。点击NR/镜头/ALO选项卡,显示NR/镜头/ALO工具调色板 。
步骤3:调整噪点数量
点击减噪项下的NR预览按钮,显示NR预览窗口 。可以在确认图像细节的同时操作亮度减噪和色度减噪滑块以调节噪点数量 。色度减噪应尽量设置得高一点,如图例中的色度减噪设置为较高的13 。而亮度减噪方面,如果进行较大幅度的补偿就会使图像的解像感下降,因此图例中将其设置为较小的2 。调整的要点是,应尽可能将亮度减噪的补偿量控制在最小限度 。

佳能60D如何配合降噪活用高ISO感光度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