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立夏

文章插图

立夏的概述
1、节气概述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
2、别名
无 。
3、时间
【立夏】每年5月5或6或7日
4、太阳位置
太阳到达黄经45度
立夏的由来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

立夏节气意义
1、立夏是一个节气和节日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
2、立夏是夏季开始的意思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
3、立夏在古籍中记载,更多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 。又五日,蚯蚓出 。又五日,王瓜生 。”意思是说到了立夏,首先可听到蛙声,接着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生长 。

立夏的时间结算
[Y*D+C]-L
立夏时间计算公式: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5.52,20世纪=6.318
举例说明:2088年立夏日期=[88×0.2422+5.52]-[88/4]=26-22=4,5月4日是立夏 。
大部分立夏可以根据立夏时间计算公式,但有一些年份例外:如1911年的立夏是计算结果在加1日 。
还有立夏时间计算有时是5月5日却有时是5月6日,主要是看西历是否闰年 。

立夏的天气特征与农事活动
立夏节气的到来,虽还不断有冷空气影响我国,但大范围的降温过程却比较少了,毕竟此时的冷空气已是强弓弩末 。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在16~20℃,南北温差明显缩小 。
如果说立冬时是蛰伏冬眠休身养性,立春是梦醒时分大地萌发,那么,立夏则是青蛙蹦、蝉始鸣、满眼绿色葱茏 。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正是初夏风景的素描 。
在北方,冬小麦正是"立夏见麦芒"灌浆成熟期,而南方从南往北陆续开始大面积收割 。春播作物如棉花、谷子、玉米也正处于旺盛生长期,田间管理进入紧张繁忙的阶段 。春旱和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影响水稻、小麦灌浆)是这一时期特别需要预防的 。在长江中下游、江南,油菜已开始大面积收割,有谚语:"立夏小满,雨水相赶",要特别要警惕长时间阴雨,造成油菜籽出现发芽、霉烂,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
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5月中旬的雨量迅速增大,一般年景,此时的华南,进入了前汛期的盛期,此时的暴雨往往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地域上的广阔性和强度上的猛烈性特点,在两广的珠江水系和福建的闽江水系,年最高水位往往出现在这一时段,民间有"立夏、小满,江满、河满"的说法 。需警惕特大暴雨形成的洪涝、泥石流灾害,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的影响 。
另外,少数年份,台风开始光顾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强对流天气中出现的狂风、暴雨、冰雹、雷电,带来局部的损失也不可轻视 。沙尘天气、林草火灾以及个别地区的高温,也值得关注 。
立夏的习俗
1、吃蛋
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会劲头足 。孩子们脖子上挂着用丝线编成的蛋套,里面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相互用力比试,称为撞蛋 。
2、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讲着吉利话 。秤人这一风俗的由来,民间的传说虽有不同的版本,但都与刘备的儿子——阿斗有关 。
3、喝粥
根据当地史料记载,我国古时每年“立夏”节气,民间形成了吃粥、挂蛋等习俗 。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虽然只是传说,但这种习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4、吃立夏饭
立夏这一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变换出不同的颜色,也会引得人们食欲大开 。
5、尝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尝鲜”之俗 。人们品尝时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 。诸如吃樱桃、芽笋、青蚕豆、蒜苗、苋菜、青梅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 。各种各样的蔬果都应该多吃点 。
6、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 。
7、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 。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
8、喝茶
我国江西、扬州等地有立夏饮茶的习俗 。夏天酷暑炎热,经常喝茶,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 。另外,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常喝茶可以及时补充水分 。
9、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 。据载,立夏这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郊外举行迎夏仪式 。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且马匹、车旗一律朱红,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还有习俗说立夏日不迎夏,会有病灾缠身 。
立夏日有忌坐门槛的说法,特别是孩子 。俗传立夏坐门坎,夏天里会疲倦多病,且一年精神不振 。如果孩童不小心坐到门槛了,就必须要坐满七根门槛,才可解除这种禁忌 。
立夏的诗词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
《立夏》宋 方回
吾家正对紫阳山,南向宜添屋数间 。
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闲 。
《山亭夏日》唐代诗人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暑旱苦热》宋代诗人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
《纳凉》宋代诗人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
《夏夜追凉》宋代诗人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

立夏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