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练气功的最高境界:平静、心静、神静


2 练气功的最高境界:平静、心静、神静

文章插图

练气功的最高境界:心静
平静的进一步提高是心静 。心静是长久入静的中级阶段 。
心静是在平静的基础上做到去私欲,无私欲,达到在纷纭复杂的引诱面前不为所动,不受蠢惑,无贪无欲,自净于身 , 无求于物 , 胸无城府 , 知足乐达,自然恬静,心平气和 。
道家养生强调先从清心寡欲、闲适怡然的心理情趣做起 。现实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 , 人生活在其中,离不开物质,也不能不拥有一定的物质,如一个人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私有财产 。没有一定的私有财产,人就无法生存了,练功就更谈不上了 。讲“去私欲”,是指不要受财产和私欲的束缚 , 保持自由放达的心态 。
“不是为着名,亦不是为着利,否则 , 势必勾心斗角,物竞人争,这样就有伤精神 , 受损身体”。“心地无私天地宽” 。古往今来的圣人、名人在这方面都发表了许多一脉相承的见解并付诸了实践 。儒家的开山老祖孔子便是心存济世,不考虑个人得失 。他的抱负是使“老者安之 , 朋友信之,少则怀之” 。对个人生活则要求不高:“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他说,吃粗粮 , 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亦在其中矣” 。对于搞歪门邪道而得到的富贵,则视若过眼“浮云” 。
学问家、武术家、气功大师张三丰说:“人能看得破,撤得开,自然不羡人富,不羡人贵 , 求吾安命之理,守我修真之道 。人竞嚣嚣,我独默默,人皆烦恼,我独清凉,又安问人之达与不达 , 穷与不穷,为旁观者不平也哉 。”
历代养生学家都强调养生必以养神为主,而养神应做到“心平气和,平淡天真”,保持思想清净,坚持锻炼意志,培养良好性格 。如何才能做到心平气和呢?一要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二要认识客观,要适应社会 。这样就会把自己看成普通
人,没有奢望,心平气和,并由此升华到平淡天真的境界,即是对一切都可以泰然处之 。
古人认为,做到这一点的方法是要努力追求一种“无所有,无所执,无差别”的生活方式,即不要被自己的财产束缚,丢弃自我,不要有人我的差别 。道教提出了“九守”,即“守和、守神、守气、守仁、守简、守易、守清、守盈、守弱”的要求,以此使自己达到一种自然无为、无欲无念的和平心境 。
无欲则刚,这句话用来作为养生之道也很合适 。无欲则刚 , 是因为人无私欲则心地旷达,别人做了些错事,能宽恕谅解别人;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不会总想着对之报复;为别人做了好事,有恩于别人,从不考虑别人如何报答;对于伤害了自己的人,也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当然指不是违法犯罪的恶人、歹徒) 。这样,自己的心态才永远不会在欲海中沉?。龅健拔抻嫔裣伞保?身康体健 。
【2 练气功的最高境界:平静、心静、神静】

2 练气功的最高境界:平静、心静、神静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