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心脾虚的症状


肝郁心脾虚的症状

文章插图

肝郁心脾虚的症状
1、肝郁心脾虚的症状
1.1、大便溏薄、少腹胀痛与情绪有关 。
1.2、情绪焦虑或精神抑郁 。
1.3、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 。
次症:胁肋胀满疼痛、或胃脘满闷;口苦咽干;咽部异物感;暖气泛酸;舌尖边稍红,舌苔微黄;或舌质淡、舌体稍胖或有齿痕;脉弦 。凡具有主症以上中各一项,即可辨为肝郁脾虚证 。
2、肝郁脾虚的原因
中医理论认为:“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 。”意思是说,肝属于刚强、躁急的脏器,喜欢舒畅柔和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的情绪,其情绪表现主要为发怒 。所以,善怒主要与肝有关,主要为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脾虚肝乘等三种证候 。
2.1、郁气滞的人容易发怒,还会经常伴随着叹气 。这种病的病因大多是郁闷、精神受到刺激或因精神创伤史所致 。
2.2、郁脾虚的主要症状是胸胁胀痛、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 。
2.3、胃虚弱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尤其下午开始全身酸软,舌苔厚重黄腻,气色较差,腰膝酸软,睡眠质量差 。
2.4、虚最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吃完饭就肚胀,喝点水也停在胃里不动,大便总是无力下行,容易引起便秘 。这样的人,身上的赘肉软得像一团棉花,两腿沉重不愿迈步,大白天也总想睡觉 。
3、肝郁脾虚调理食疗
3.1、菠菜炖血
首先准备好200克的菠菜,100克的动物血,洗净菠菜之后将其和动物血一起煮汤即可 。
菠菜可以起到滋阴润燥、疏肝养血的功效作用,有助治疗肝气不舒,与动物血一起煮汤,可以起到健脾补血的作用,适合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的人调理身体食用 。
3.2、砂仁橘皮粥
准备10克的砂仁、5克橘皮、100克粳米,首先把砂仁研磨成粉末,然后将粳米洗净之后喝橘皮一起熬成粥,然后加入砂仁粉末再稍微煮一会即可 。
砂仁有着行气宽中的作用,能温中化湿,健脾开胃 。砂仁和橘皮配合可疏肝理气 。因为砂仁含有多种挥发油,所以煎煮的时候不要太久,以免降低其效力 。注意阳虚、实热的病人不宜服用此粥 。
肝郁心脾虚调节养生建议
1、调节情绪,疏肝理气 。日常要注意放松,解除忧虑,心情好,肝气调达,就能促进脾胃健康运化;心情好,胃口就好,就是这个道理 。
2、顾护脾胃 。平常少吃生冷寒凉、冰冻、肥腻的饮食,三餐规律有时,使脾胃健运;脾胃中枢的气机条达,能够协助肝气舒畅 。假如一个人消化不良、腹胀腹痛,那必然心情就不好,就是脾胃不健运反过来又导致肝郁的表现 。
3、多食用疏肝、理气、健脾食品 。有很多食品有疏肝理气、健脾胃的功效,可选择陈皮、佛手、香橼、金桔、柠檬、柑橘、玫瑰花、醋、麦芽、山楂等食品、药品,能帮助理气健脾和胃 。
4、中药、中成药的选择 。中药经典方剂像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可解除”肝郁脾虚“相关症状;肝郁明显的可选择逍遥丸;脾虚明显可选择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结合自己的症状使用,或找中医调理 。
肝郁脾虚艾灸穴位有哪些
1、局部取穴:期门穴、章门穴
2、背部取穴:肝腧穴、脾俞穴
3、四肢取穴:丰隆穴、内关穴 。
肝气淤滞,易腹胀,两胁胀,加灸:太冲穴 。
肝郁脾虚,胖是虚胖,舌头大,肚子大在上腹,腹胀,拉稀、便秘交替,加灸:太白穴 。
【肝郁心脾虚的症状】肝气郁滞时,丰隆加太冲;肝郁脾虚时,丰隆加太白 。

肝郁心脾虚的症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