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闹心的15个育儿问题_什么育儿问题最闹心


最闹心的15个育儿问题_什么育儿问题最闹心

文章插图
导读:你知道什么育儿问题最闹心吗?宝宝成长有着许多烦心的事 , 担心宝宝吃不好睡不好,又担心宝宝不会翻身不会说话 。究竟什么育儿问题最闹心呢?下面小编为您解答 。
0-3个月
Q:满月了 , 宝宝还是和刚出生时一样重,一点都没增重 。怎么办?是不是生病了?
A:有可能是入量不足导致的 。所谓入量不足,是指宝宝母乳或配方奶摄入不足 。妈妈可以首先综合关注一下宝宝的整体状况,看看除了体重增长不理想外,宝宝还有没有其他身体异常 , 以排除疾病的可能 。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食欲也不错,只是体重增长不理想,妈妈可以首先尝试增加母乳或配方奶的量 。增加奶量一段时间后,宝宝的体重仍然不增的话 , 则需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看是否有过敏、胃肠疾病等问题 。
Q:宝宝一个月了,白天有时能连续睡3-4个小时 , 正常吗?
A:月子里的小宝宝睡眠时间一般每天18-20小时,所以白天连续睡3-4个小时是很正常的现象 。对于一个月的宝宝来说 , 还不能区分白天和夜晚,有时会出现昼夜颠倒的现象,这样宝宝就有可能在白天连续几小时睡觉 。是正常的,不用担心 。
Q:宝宝两个月了,总是朝着一边睡 , 头部都变形了 , 需要纠正吗?怎么纠正呢?
A:小宝宝的头骨比较软,长期朝向一边睡,的确容易出现头骨被压扁的现象,在民间叫做“睡偏头” 。宝宝睡偏头了,会影响头形的美观 , 确实需要纠正 。纠正的方法就是经常帮宝宝变换睡觉的体位,让宝宝多侧向头形比较鼓的一侧睡 。必要时可用定形枕辅助纠正头形,不要让宝宝固定长期偏向一侧睡觉,也是预防头骨变形的最好方法 。
Q:宝宝两个多月了,排便的量和次数突然减少了,有时候2-3天都没有大便 , 有没有什么异常呢?
A: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改变,在民间被称为“攒肚”,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随着宝宝身体发育,胃肠道功能逐步健全,很多宝宝在两个多月的时候,都会出现大便次数减少的情况 。原本每天五六次大便的宝宝,变得每天只有两三次大便,有些宝宝甚至达到两三天一次大便的状态 。
Q:宝宝3个月大了,从出生就不怎么哭 , 尿了裤子也不哭 。宝宝就是不爱哭吗?还是有什么问题呢?
A:每个宝宝的气质类型不一样,有的宝宝比较敏感 , 对外界的不适体察比较敏锐,反应也比较激烈,这样的宝宝,往往尿布有一点湿或肚子有一点饿 , 就会大哭大闹 。而有些宝宝相对不那么敏感,耐受性比较强,对外界环境改变的反应比较平淡 , 就会不太爱哭 。
至于宝宝不爱哭是不是有问题,妈妈要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为宝宝在生病时也会出现反应迟钝的现象,所以妈妈要首先排除宝宝是否生病 。通常情况下,如果宝宝以前很爱哭,这几天突然变得不爱哭了,比一直就不爱哭的情况,更需要警惕 。
照顾不敏感的宝宝,妈妈更要尽心一些 。因为宝宝不太能够给你尿湿了等提示,就需要妈妈及时发现宝宝的需求,不然就更容易因为没有及时换尿布而导致臀红等问题 。
Q:宝宝3个月大了,肚脐还是鼓出来的,什么时候能缩进去呢?
A:肚脐鼓出来的现象在医学上被叫做“脐疝” 。不用担心,大多数脐疝会随着宝宝年龄增长而自行恢复 。妈妈轻压宝宝脐部会出现一个圆环 , 称为“疝环”,这个环的大小决定了脐疝是否能够自行闭合 。一般情况下,两岁以内疝环直径不超过两厘米的,通常都能够自行闭合 。如果两岁后疝环仍超过两厘米,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
4-6个月
Q:宝宝已经4个月了,脖子还是摇晃不稳固,这正常吗?
A:4个月脖子还不稳固,并不一定说明宝宝身体发育存在异常 。宝宝身体的发育和运动能力是有相关性的 。如果宝宝一天到晚总是躺着 , 或是竖抱时,妈妈总用手托着宝宝的脖子 , 给宝宝支撑,没有给宝宝足够的锻炼颈部肌肉的机会,宝宝就容易出现脖子摇晃、不稳固的现象 。妈妈可以给宝宝多一点机会练习拉坐或俯卧抬头,这样宝宝的脖子就会逐渐变得稳固了 。
如果妈妈不放心,可以让医生首先帮助排除疾病的可能 。在没有身体异常的前提下,就需要合理适度地帮宝宝进行锻炼 。如果宝宝经过练习,到5个月的时候 , 脖子还是不稳固,就一定要及时看医生 。
Q:宝宝5个月大了,头发还是很稀疏,这是怎么回事儿?该怎么办呢?
A:头发数量的多少和遗传有很密切的相关性,个体差异也很大 。很多小宝宝都会有头发稀少的问题 , 在排除疾病的前提下,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随着年龄增长,头发会逐渐变得浓密的 。
不过头发稀疏是佝偻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一定要提防 。可以综合观察宝宝的情况,看除了头发稀疏外,还有没有睡眠时易惊、烦躁、囟门过大或闭合延迟、鸡胸、方颅等佝偻病症状 , 如不确定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可以多带宝宝晒晒太阳,保持头部清洁,及时去除乳痂,治疗奶癣 。另外 , 帮宝宝经常做做头部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促进头发生长很有益处 。
Q:宝宝6个月了 , 会翻身,可是每次都只会自己翻过去,却不会翻过来,需要训练宝宝翻回来吗?
A:学习翻身除了跟宝宝自身的大运动发育节奏有关,也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 。比如在衣服比较轻便的夏天,宝宝学会翻身的时间会比在衣服厚重的冬天提前一些,瘦宝宝学会翻身比胖宝宝更容易等等 。无论如何,大多数宝宝在四五个月的时候,就能学会从仰卧翻身到俯卧的姿势 。但是,宝宝并不是学会翻过去后,马上就能掌握翻回来的本领 。大多数宝宝要等到出生七八个月的时候,才能学会从俯卧翻回仰卧的姿势 。
7-12个月
Q:7个月宝宝会爬和扶站立了,听说站得太早对宝宝的内脏、脊柱和腿部不好,是真的吗?
A:大动作发育的进程每个宝宝都有不同,要尊重宝宝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化节奏 。只要宝宝自己可以完成爬或扶站立的动作 , 就说明他的肌肉、骨骼已经做好了准备 。只要是顺应宝宝自身大动作发育进程的 , 即使比普遍意义上的标准提前一些 , 也是没有问题的 。
妈妈需要做的就是 , 给宝宝提供促进大动作发育的环境,比如给即将学爬的宝宝提供可供爬行的空间和游戏毯 , 给即将学扶站立的宝宝提供可以抓扶的矮凳或把杆等等 。但不要在宝宝身体还没有准备好之前,人为长时间大强度地强迫宝宝爬或站立 , 这是不符合发育进程、揠苗助长的行为,是对宝宝身体有伤害的 。
Q:宝宝8个月了,入睡时习惯含着安抚奶嘴,会不会影响牙齿排齐?
A:安抚奶嘴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但需要提醒妈妈注意一些使用的细节,比如安抚奶嘴通常分为不同的型号,妈妈要针对宝宝月龄选择适合宝宝的型号,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对牙齿排齐的影响 。另外 , 安抚奶嘴要注意清洗消毒,定期更换 , 一般两个月左右就需要给宝宝换新的安抚奶嘴,不要让宝宝用老化破损的安抚奶嘴 。
Q:宝宝9个月了 , 一坐下身体就向后仰,有问题吗?
A:如果宝宝六七个月时已经能够坐稳 , 这段时间一坐下就身体后仰,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明的新淘气手段,只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 。如果宝宝从学坐时开始,一坐下就身体后仰,从来没有坐稳过,则可能提示肌肉张力有问题,需要排除脑瘫及微小型脑功能发育障碍,最好尽快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
Q:宝宝10个月了,至今一颗牙都没长 , 这正常吗?
A:宝宝长牙有迟有早,个体差异非常大 , 与遗传有很大的相关性,也会受到性别、地域环境、营养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比如女孩通常比男孩长牙早、炎热地区的宝宝比寒冷地区的宝宝出牙早、营养好的宝宝出牙早 。大多数宝宝会在出生4~10个月间长出第一颗乳牙,但是也有一些宝宝会推迟到1岁 。只要宝宝在1岁以内出牙,妈妈就不需要担心 。
Q:宝宝一岁了,邻居家同龄的孩子都会说一些词了 , 而我家宝宝还不会说话 , 有点担心,是不是说话太晚了?
A:通常一岁的宝宝 , 可以掌握几个简单的单词 , 比如爸爸、妈妈、奶奶等 。但是也有一些宝宝到12个月还是没有开口说话,此时需要观察一下宝宝的理解能力 。比如妈妈说“灯”这个词时,宝宝是否会看向灯的方向;妈妈拿出“小狗”和“汽车”两张卡片 , 让宝宝找出“小狗”时,宝宝是否可以完成 。如果宝宝的理解能力没有问题,只是单纯没有开口说话,暂时不用担心 。可以多和宝宝交流,和宝宝说话时语速要慢一些,说清楚一些,一定要让宝宝听清楚妈妈的发音,等宝宝完成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就会开口说话了 。如果宝宝的理解能力有明显欠缺的话,最好带他看看医生 。
Q:宝宝10个月了,一直只会肚子贴地蹭着爬,不会抬起肚子来爬,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
A:肚子贴地蹭着爬,通常称作“腹爬”,抬起肚子来,用双手和膝盖着地爬,叫做“手膝爬” 。宝宝只会腹爬不会手膝爬,并不意味着发育有什么异常,仅仅说明,胳膊和腿的力量还比较弱,还不足以支撑起身体,以方便他利用手膝爬行 。
可以设计一些引导宝宝俯卧抬起上身的练习,锻炼宝宝的四肢力量,慢慢宝宝就能逐渐掌握手膝爬 。妈妈可以将爬行的地面设置得粗糙一些,以增加匍匐爬行难度,让宝宝逐渐习惯抬起身体爬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枕头、靠垫等障碍,以促使宝宝抬起身体翻越障碍 , 练习手膝爬 。有些宝宝会跨越手膝爬的阶段,直接从腹爬过渡到站立和行走 , 这对发育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妈妈不必担心 。
育儿的喂养误区
1、孩子需要吃牛羊肉来预防贫血
牛羊肉含有易吸收的铁,因此,孩子适当地吃一些是有好处的 。但是 , 很多家庭是天生的素食者或者不吃牛羊肉 , 何况,这类肉比较硬,小孩也难以咀嚼 。
因此 , 初学走路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吃强化谷类食品和面包、干果(如葡萄干)、菠菜、糖蜜、大豆、扁豆、鸡蛋、鱼以及家禽肉来满足身体对各种矿物质的需要 。10岁以下的儿童每天至少应摄入10毫克的铁,这个数量很容易达到,一杯奶酪(含铁约8毫克)和两小袋葡萄干(含铁约2毫克)就行 。
2、孩子不吃蔬菜就得不到必需的维生素
孩子不吃蔬菜就得不到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却仍然很健康 。原因是他们喜欢吃水果 。在孩子慢慢学习接受青菜、菠菜之类的绿色蔬菜过程中,水果是很好的营养替代品 。
【最闹心的15个育儿问题_什么育儿问题最闹心】如果孩子不吃胡萝卜,为了补充可能会缺乏的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父母不妨给他吃一些杏或哈密瓜;草莓或橙子可以代替菠菜用来满足孩子对叶酸的需要 。香蕉可以代替马铃薯作为钾的来源;柑橘类水果可以代替甘蓝满足维生素C的需求 。
但是,不论如何,蔬菜和水果毕竟无法完全互相替代 。所以,父母一定要不断地为孩子提供蔬菜,让他尝试并接受蔬菜 。这非常重要 。
3、为了预防肥胖,限制孩子的脂肪摄入量
对于婴儿和刚学走路的孩子 , 他们的大脑和身体成长极其迅速,每天所需要热量的40%是从脂肪中摄取的 。
因此,大部分专家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要喝全脂牛奶 , 而不是脱脂牛奶 。大一些的孩子仍然需要从饮食中摄入足量的必需脂肪酸 , 以利于皮肤健康正常成长、性激素的分泌以及维生素的吸收 。但在2岁后,每天从脂肪中获取30%左右的热量就足够了 。
4、果汁是健康的解渴饮料
100%的纯果汁肯定比汽水更有营养 , 但它并不是孩子渴时要喝的最佳的饮料 。相反,父母必须要限制孩子的果汁摄入量 , 因为喝太多果汁会降低孩子对营养更为丰富的食物的食欲 。此外,由于果汁含糖多,过量饮用可能会损坏孩子的牙齿或者引起胃部不适 。

最闹心的15个育儿问题_什么育儿问题最闹心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