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宝宝睡眠看健康_从宝宝睡眠看健康之法


如何从宝宝睡眠看健康_从宝宝睡眠看健康之法

文章插图
导读:如何从宝宝睡眠看健康?宝宝的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到他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在睡眠中可能通过宝宝的动作和状态来辨别健康 。如何从宝宝睡眠看健康呢?
人的一生有接近1/3的时间在睡眠中渡过,而对于婴幼儿 , 睡眠时间则更长,睡眠对宝宝的成长非常重要 , 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宝宝的成长发育 。很多妈妈在宝宝刚出生睡眠并不规律时,进行强制调整 。但是这样是不科学的,因为这种的做法反会害了宝宝 。
良好的睡眠对宝宝具有的重要性
1、有非常明显的益智、促进智力发育作用 。有研究证明,睡眠比较好的婴儿智商发育是比较好的 。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睡眠对孩子的记忆力、创造力、精神状态方方面面都有很好的作用 。
2、睡眠对宝宝有很好的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有研究证明,生长激素70%左右都是夜间深睡眠的时候分泌的 。有些孩子睡眠特别不好,超过三个月到半年以后,孩子的身高会逐渐出现偏离,这是因为睡眠障碍、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当然,饮食、运动、心理等对身高体重的增长也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睡眠也是一个很主要的因素 。
3、睡眠有储能作用,即储备能量供人体完成白天的活动 。睡眠对情绪状态也有很大的影响,小婴儿也好 , 大孩子也好,如果缺乏睡眠或睡眠质量不高,会有易怒、烦燥、行为障碍、记忆力减退、活动能力降低等情况,还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所以说良好的睡眠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
优质的睡眠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但是很多妈妈亲手“毁”了宝宝的美梦,还自以为有理 。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这些误区 。
1、为宝宝强制调整作息
白天不让宝宝睡宝宝白天睡了一整天,晚上就哭着闹着不睡觉 。所以白天不让他睡觉,晚上累了就睡得沉了 。
这种行为一个字可形容:傻!初生宝宝的生理时钟并不规律,不论白天黑夜想睡就睡 。但如果强制去调整宝宝的作息时间,这反而会破坏宝宝自身的生理调整 。随着月龄渐长,宝宝的所需的总睡眠时间就会越短,而且渐趋以夜间睡眠为主 。宝宝满半岁后,白天只需要睡两觉,每次1-2小时即可 。告诫 , 睡眠是初生宝宝唯一的“正经事” , 别干扰他!
2、喂着奶时宝宝更易入睡
宝宝睡前或醒来总会哭闹好一阵子,给宝宝喂奶或着含着奶嘴 , 宝宝就会安静的睡着了 。
这种哄睡觉的方法是相当危险的!若宝宝睡觉时含着妈妈的乳头或奶嘴,间断醒来时会下意识地吮吸乳头或奶嘴吃奶,这种过分频繁的进食习惯,容易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 。也可能引起呼吸不畅,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引发窒息 。此外,这种不良习惯还可能影响孩子牙床的正常发育以及口腔的清洁卫生 。
3、怕宝宝饿于是吵醒他来喂奶
人人都说“初生宝宝要3小时吃一次奶” , 宝宝一睡就五六个小时,肯定饿坏了 , 营养跟不上 。因此每天晚上要定时叫醒宝宝喝奶 。
这种做法绝对是愚蠢之极的 。由出生至半岁的宝宝,每次睡眠的时间大约是五六小时 , 睡醒便吃、吃后又再睡 。其实所谓的3小时吃一次奶,是指宝宝可能会相隔三小时又再索食,而非“父母必须每3小时要喂一次奶” 。“定时喂奶”不可取,应该“按需喂奶”,宝宝饥饿便会啼哭 , 而不用担心宝宝会饿坏 。
不过,大多数新生宝宝在夜间也是要吃奶的,妈妈可适当调整喂奶的时间,可以把晚上临睡前9-10点钟这顿奶,顺延到晚上11-12点 。吃过这一顿后,宝宝大概会在4-5点以后才会醒来再吃奶 。这样,爸爸妈妈基本上就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上4-5个钟头了,不会因为给宝宝半夜喂奶而影响休息 。3个月后,宝宝的作息时间就会规律起来,即使一晚上不喝奶,也能够应付消耗 。
4、白天用窗帘挡阳光
用深色的厚窗帘挡光,让宝宝以为是晚上,会睡得更香更沉 。
要让宝宝慢慢适应各种环境,不必为他准备最佳的生活环境,他必须学着去适应自然规律和变化,才能更好的成长 。如果宝宝一直在不真实的“黑夜”中成长,反而会阻碍他的认知发展 。因此,无需可以给宝宝模拟一个“黑夜”的睡眠环境,但也不要把宝宝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睡觉,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睡眠规律和特征,年龄越小的孩子睡眠时间越长,如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为16-18小时,6个月到一岁半的孩子睡13-15小时,5岁睡12小时左右,学龄期睡11小时左右 。2岁以内的孩子白天睡两次,2-6岁白天小睡1次 。当然睡眠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不能强求一致,如果白天宝宝的精神状态很好,活泼、聪明、发育良好,那么睡眠时间就应该是合适的 。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家长一定要及时的纠正过来,从各方面护理好宝宝,才能保证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
睡前不明原因的哭闹,睡着后不老实,翻来覆去地翻身,或是半夜惊醒 , 睡前睡后,宝宝的种种表现,其实都与他的健康状况大有关系!那么,宝宝睡前睡后的种种反常表现,究竟预示着什么呢?有哪些健康隐患,又如何处理和预防呢?
1、睡觉前烦躁
入睡后易惊醒,面红,呼吸急促,脉搏增快,甚至超过110次/分钟 。但这样的情况多发生在夜间,白天睡觉则很少发生这样的情况 。
健康隐患:这很可能预示着宝宝即将要发烧 。
应对措施:细心观察宝宝是否有感冒流鼻涕、打喷嚏、腹泻等症状 。给宝宝喝大量的纯净温水 。如果发现宝宝已经发烧了 , 可以用消毒棉蘸稀释酒精 , 为宝宝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 。
2、睡觉时哭闹不停
睡觉哭闹,还不时蹬被子、摇头抓耳,小脸发红,体温稍高 。
健康隐患:宝宝可能是患了湿疹或中耳炎 。
应对措施:及时检查宝宝的耳道有无红肿现象,皮肤是否出现红点 , 如果有的话,及时送宝宝去医院诊治 。
3、睡觉后不断地咀嚼、磨牙
健康隐患:宝宝可能是得了蛔虫病,或是消化不良 。
应对措施: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是蛔虫病可用宝宝专用的驱虫药驱除;应该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不要一次给宝宝喂得太多,吃得过饱会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
4、睡着时四肢偶尔抖动,好像抽筋了一样
健康隐患:可能宝宝过度疲劳,或受了过强的刺激、惊吓 。
应对措施:避免让宝宝在白天长时间玩耍,或是室外活动过多 。不要让大人吓唬宝宝,讲恐怖故事,或是突然做一些动作故意吓唬宝宝玩 。
5、睡着后手指或脚趾抽动,且有些许肿胀
健康隐患:蚊虫叮咬,或纤维物缠住 。
应对措施:检查一下是否有蚊虫叮咬的痕迹 , 如有应该立即为宝宝涂上专用药膏,防止感染;如没有,检查一下手指或脚趾是否有小丝线、头发等缠着 。
6、睡得不沉稳,翻来覆去,经常翻动身体
健康隐患:消化不良,宝宝身体太热,也很可能是在发烧 。
应对措施:晚上睡前不要让宝宝吃太多东西,不要让宝宝穿着厚衣服睡觉:家长应避免给孩子盖过厚被子、睡觉前吃得过饱 。
7、经常在睡着后突然大声啼哭
健康隐患:这在医学上称为宝宝“夜间惊恐症” 。
应对措施:一般是由于白天受到不良刺激,如惊恐等引起的 。所以,父母平时不要吓唬宝宝,让宝宝在白天保持情绪平和 。
8、睡不踏实,老是醒来,哭一阵才睡
健康隐患:很可能是宝宝肠胃循环紊乱 。
应对措施:特别留意宝宝有没有腹泻、呕吐,或进食不规律的现象 。如果有,应该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诊治 。(四川在线)如何让宝宝拥有健康睡眠?
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宝宝睡觉的房间要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拉上窗帘 , 使室内光线略微暗淡些;不要在房间里大声谈话,要保持安静 。
要让宝宝从小养成独睡的习惯 。在安排宝宝入睡前半小时,要设法让他安静下来,并和宝宝一起来到床前,将睡觉用的被褥准备好、并注意训练1岁以内宝宝到睡觉时愿意自己躺下睡,不要养成抱睡的习惯 。培养2岁的宝宝能自动按时去睡,不需父母陪伴或拍着入睡 。3岁以后能自己上床盖被睡觉,不需父母照管 。有条件的最好与父母分床,让宝宝独睡小床上,较大的幼儿可睡在另一房间 。
【如何从宝宝睡眠看健康_从宝宝睡眠看健康之法】睡觉时不要把玩具带到床上,也不要摇晃宝宝或轻拍其身体,更不要讲紧张、恐怖的故事,但可以低声唱一些催眠曲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入睡 。

如何从宝宝睡眠看健康_从宝宝睡眠看健康之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