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疔疖治疗


面部疔疖治疗

文章插图

面部疔疖治疗
1、面部疔疖治疗
1.1、清热解毒汤:双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15克,桑叶12克,黄芩12克,桔梗12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夏枯草15克,黄柏12克,苦参15克,生地30克,大黄5克,石膏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热炎宁、败毒丸口服 。
1.2、清暑化湿汤:藿香10克,佩兰12克,薄荷12克,苏叶10克,桑叶12克,菊花12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栀子12克,胆草12克,苦参12克,泽泻15克,滑石20克,茅根30克,竹叶15克,虎杖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藿香丸、栀子丸口服 。
1.3、扶正解毒汤:黄芪30克,黄精12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生地20克,丹皮12克,元参15克,麦冬12克,丹参30克,双花20克,连翘20克,黄芩12克,公英20克,地丁15克,浙贝母12克,全蝎6克,甘草6克,水煎服 。珍珠丸、化毒丸口服 。
2、疖疔的饮食禁忌
2.1、狗肉
邪热炽盛的痈疖疔毒患者切禁食或少食狗肉 。《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若素常气壮多火之 人,则宜忌之 。”痈疖疔毒者都为气壮多火之疾,-切温 补食物应忌,否则必加重病情 。
2.2、糯米
糯米甘温 黏滞,若制成糕饼,食之难消化,火毒内盛的痈疖疔毒患者不宜食用 。在《饮食须 知》中提到:“多食发热,壅经络之气,令身软筋缓,久食发心悸及痈疽疮疖中痛 。”
2.3、鲢鱼
鲢鱼性温 ,味甘,有补中暖胃、健脾益气作用 。但痈疖疔疮患者切勿服食鲢鱼 。清代食医王 孟英指出:“多食令人热中,动风,发疥 。疮家忌之 。”
2.4、带鱼
带鱼性温 味甘,能补气暖胃,也是一种海腥发物 。病者食之,易加重病势,尤其是外科病症 ,如疔疖疮疡,食之令加速化脓 。
3、疖疔的鉴别
疔是病情较重的疾病 。疔初起的时候出现栗米样小泡 。这种小泡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增大,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 。而疖主要发生在皮肤浅表,发病较慢 。这种疾病刚开始会出现局部肌肤红肿,随后会出现一定的灼热疼痛 。由于疔疖的致病原因不同,因此它们的治疗方法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疔疖这两种由邪毒引起的疾病需要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
疖疔的症状表现
1、发病人群:儿童及成人均可见 。
2、好发部位:好发于头面、发际、颈项部及臀部等 。发生于面部的疖,尤其鼻孔及上唇者,因面部有丰富的淋巴管及血管网,且和颅内血管相通,故易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甚至脑脓肿 。
3、皮损特点:初起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炎性小结节,基底明显浸润,逐渐增大,呈鲜红或暗红色硬性结节化脓坏死,中心可形成脓栓 。破溃后排出脓液、脓栓和坏死组织,肿胀消退,结痂而愈 。
4、症状:局部皮肤伴有红、肿、热、痛等症状 。重者可伴有畏寒、发热及全身不适,周围淋巴结肿大 。
5、病程及预后:本病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 。
疖疔的预防
1、要讲究皮肤的清洁卫生 。
2、疖要如何防治?避免皮肤破损,特别要保护硬领、腰带等皮肤易损区 。皮肤被蚊虫叮咬后不可搔抓,否则细菌入侵最易生疖 。
3、及时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痱子和足癣等 。洗澡时,不要用碱性大的肥皂,以免破坏皮肤表层的弱酸性环境,而降低其天然抗病能力 。
【面部疔疖治疗】4、饮食宜清淡,不要吃油腻和辛辣食品,可在医生指导下内服六神丸、牛黄解毒丸等清热消炎药,以清除体内的“火毒” 。

面部疔疖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