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帮娃报各种兴趣班 几大误区妈妈不能不知


疯狂帮娃报各种兴趣班 几大误区妈妈不能不知

文章插图
导读:“虎妈”风已经席卷社会,各种补习班坐满了幼儿园孩子 。培养兴趣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到底如何合理地为孩子选择兴趣班呢?
事件回顾:
高考成绩、中考成绩陆续出炉,文理科“学霸”成功变为家长们的偶像,而补课也成了大部分孩子暑期生活的“主旋律” 。日前,采访人员走访南昌市多家补习机构,发现“虎妈”风已经席卷幼儿园、小学、初中,少年宫各种补习班坐满了幼儿园孩子,妈妈为三年级的儿子报了6个兴趣班还嫌少 。本应轻松自在的暑期生活,如今反成为孩子们的“噩梦”,有的孩子累得在上课间隙趴在凳子上睡着了 。
电视剧中也有不少这样的现象 , 之前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就是范例 。该剧讲述的是毕胜男(赵薇)和罗素(佟大为)本是一对幸福小夫妻,随着孩子教育中的难题的接踵而至,两人教育观念的分歧成了导火索 , 引发了家庭矛盾、情感冲突等一系的故事 。
许多妈妈就像毕胜男一样,很想要宝宝多才多艺,却不知道什么样的兴趣班适合自己的宝宝 。乱报一通折损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孩子的健康和快乐,甚至可能会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 。培养孩子的兴趣终归是一件好事 , 可是到底如何为孩子选择兴趣班呢 。
喜欢动手:适宜学书法
一般而言,这类孩子比较有耐心,并能完成技巧较高的活动,如拆装汽车、串珠子等 。
这是一类难得的孩子,只要正确引导,成人后都有认真、细致的态度 。可以让他们参加一些手工方面的兴趣班,如书法、编织、珠算等 , 帮助他们在拓展个性的同时,学到一些技能 。
喜欢安静:适宜学围棋
这类比较安静的孩子,特别喜欢比较 , 发现力不错 。像拼图一类的游戏 , 足以让他快乐地摆弄上几个小时 。
这类孩子有耐心的个性和细致的观察力 , 还有比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父母应不断培养他的严谨和较真的个性,可以让他参加围棋、数学或科学实验等兴趣班 。
喜欢说话:适宜学声乐
孩子对富有旋律的音乐会有特别的反应,发出叫声并挥舞小手 。有时突然听到电视里传来一段音乐,立即会跟着唱起来 。这类孩子一般开口说话比较早,并且喜欢学说大人的话 。
这类孩子的思维模式是由声音带动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 大部分老师都是通过口授进行教学,这对于听觉学习型的孩子是十分有益的 。他们比较适宜学相声、声乐或钢琴 。
喜欢打闹:适宜学武术
这类孩子可能是被认为最有活力的,他们好动,注意力也不够集中,常常不是在跑就是在跳 。他们无论是爬还是走路一般都要比其他孩子早 。
这类被称为触觉学习型的孩子,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较强,适当地让他们参加跆拳道、武术和游泳等兴趣班的话 , 反而有利于他们日常安静地学习 。
喜欢服饰:适宜学绘画
这类孩子喜欢收集漂亮的布娃娃,还喜欢挑选自己穿着的服饰,常会对自认为不好看的衣服拒绝穿着 。
这类孩子在学习时 , 如果为他们配上鲜艳图片或者视频,强烈的视觉刺激会让他立即进入状态 , 在形象的世界里 , 他会感到特别舒心 。这类孩子最好让他们去绘画、雕塑或儿童模特队等兴趣班学习 。
喜欢模仿:适宜学表演
这类孩子在人越多的场合 , 表现得越活跃,越希望自己是主角 。当然这些孩子也有能够吸引更多人注意力的能力,譬如丰富的表情、手舞足蹈的样子以及高亢的声音等 。
如果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父母应和老师沟通,不妨在适当的时机给孩子表现的舞台,只要孩子有一次在正式的公众场合得到认可,他就能更自信地对待自己 。这类孩子适宜到表演、主持、舞蹈等兴趣班去学习 。
虽然根据孩子爱好选择兴趣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也要注意一下几个误区哦 。
“孩子上兴趣班的误区”
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 。
只看重结果 , 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老师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 。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调动他们多个器官、多种感觉 , 培养多方面能力 。比如学习弹琴 , 手眼耳的协调非常重要,耐性、毅力、战胜困难的能力决定着他是否能学习下来 , 而经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也使他心情愉悦 。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些品质 , 父母可能看不到,但却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
再有 , 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功可能只是学习中的一个小节,比如跳舞 , 一个舞步要练好长时间,给父母的感觉是孩子几次课什么正经的也没学,但实际上,基本功的训练是为让孩子能完整跳下整个舞蹈而打下良好基础 。基本功如果不扎实,学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学不下去了 。
周末上兴趣班如同赶?。涣饲鬃邮奔?
有些父母不在乎花钱多少,在周末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英语、影视表演、钢琴、滚轴;孩子忙,父母也跟着一起忙 。本来上一星期幼儿园就没多少时间陪孩子,而周末又全用来上兴趣班了 。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离不开亲情的,与父母在一起,是使他们心理发展正常的基础,如果忽视幼儿心理以及亲情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等等 。今后容易与子女在心理上产生隔阂 , 难以沟通 。
一味地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容易使孩子疲劳、厌倦 。今后他可能对什么都知道一点儿 , 但对哪个都不精 。不如只选择一两项重点学,学会了再学其他项目 。孩子如果在哪个项目上特别有潜力 , 就要多花时间重点培养 。
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小时候条件不好 , 没有条件实现理想,而有了孩子后,就把理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比如一位父母,英语顶呱呱一直是他的梦想,他就让孩子从小上英语班学习英语,而成绩稍有不好就一通批评 。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 。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 如果大人把自己感兴趣的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的负担就太重了,孩子学习起来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因此,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感兴趣的事 , 孩子能学得又快又好 。而父母自己的理想,还是自己努力去接近目标吧 。
认为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学习,忽视生活中的教育
有些父母忽视自己的能力,认为只有带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让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课,才是真正的学习,对生活中的知识反而视而不见 。
重视孩子的教育,无疑是最值得的投资,但不能一味地投资却忽视孩子的感受 。既然是兴趣班 , 就一定要从兴趣出发,只要孩子有兴趣,就能自主学习,快乐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
【疯狂帮娃报各种兴趣班 几大误区妈妈不能不知】想要培养孩子多才多艺的家长,要注意理智选择兴趣班 , 不可过于盲目哦 。

疯狂帮娃报各种兴趣班 几大误区妈妈不能不知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