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新生儿如何护理_夏季新生儿6要诀


夏季新生儿如何护理_夏季新生儿6要诀

文章插图

【夏季新生儿如何护理_夏季新生儿6要诀】导读:夏季新生儿如何护理?对于新生儿的护理,就是爸爸妈妈的一大功课,新生儿的护理还分季节的不同护理方法也不同,那夏季新生儿如何护理?下面就让小编告诉你 。
夏天出生的婴儿,虽然有利于生长发育,但赤日炎炎,给这些“嫩芽”也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育儿、唱戏,唯恐夏冬二季”,这句流传于民间的俗语,道出了夏冬二季出生的婴儿抚育的难处 。那么,对于夏宝宝们的护理,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夏季新生儿6要诀
1、坚持母乳喂养:现代医学证实,被人们誉为“白色血液”的母乳是新生儿的宝贵天然营养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质和量可随婴儿生长的需要而相应的改变,更为可贵的是,它还含有多种抗病物质,能够帮助婴儿抵抗许多常见疾病,是任何代乳品所无法替代的 。因此,孩子生下后,要坚持母乳喂养 。另外,母乳有足够的水分,只要频频喂哺,孩子是不会缺水的 。不要喂糖水 , 糖水会影响孩子的食欲 。
2、合理的穿衣:天气炎热,不能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不然的话,散热不良,会引起体温升高或胸背部出现白色透明的疱疹,俗称“白痱子” 。给孩子穿薄薄的单衣裤就行了,不必穿袜子 。也不要让婴儿全裸身子 , 以防婴儿稚嫩的皮肤受损伤 。
3、充足的睡眠:出生不久的婴儿,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是睡眠 , 良好的睡眠是保证小儿体格及神经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 。因此,需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让孩子睡在房间最凉爽的地方,但注意不要让孩子直接吹风或吹电扇 。不太热时,要盖一条枕巾,太热的话,穿薄衣裤睡就行了;还要挂上小蚊帐 , 以免蚊虫的侵袭;常给孩子变换睡的姿势,以免婴儿身体某一部位因长时间贴在床上不通风而生痱子 , 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睡眠姿势,将有益于孩子以后的生长发育 。
4、勤洗澡:夏天洗澡,可以帮助孩子调节体温,还可以使皮肤上汗腺开口不被上皮细胞阻塞,有利散热 。还能减少和减轻很多婴儿皮肤疾病,如新生儿皮炎、新生儿湿疹、尿布皮炎、臀红等,更能增加孩子的食欲,促进生长 。因此,一日洗澡2?3次是必要的 。洗澡水的温度应在37℃左右 。
5、适宜的温、湿度:婴儿离开母体呱呱坠地,温度和湿度都相应随之改变 。必须让孩子有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 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不要关闭门窗 。有空调的家庭,可将婴儿房间温度控制在22℃,如果是早产儿,室温要提高到24?26℃ 。室内最佳湿度应为55?70% 。
6、注意体温的变化:新生儿大脑还处在发育阶段,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没有排汗机能 , 皮肤调节机能不足,婴儿体温往往随外界气温高而升高 , 有时高达40℃ 。此时要让孩子频繁吸母乳,以增加水分的摄入(喂其他代乳品的婴儿不要频繁喂代乳品) 。体温过高时,可适量喂点白开水,通过多排小便来降低体温 。
二、夏季新生儿如何护理
1.新生儿脐带护理
新生的婴儿的脐带被剪断以后 , 夏天护理不好很容易造成感染 。妈妈们应该经常检查脐带的恢复情况,注意在宝宝撒尿的时候不要尿到脐带上面 , 特别是男宝宝,要保持肚脐的干爽 。
2.穿衣护理
夏季出生的新生儿要注意穿衣不要太多,可以穿一些宽松柔软布料的小背心或者是肚兜都可以,但是不要让宝宝不穿衣服,宝宝刚出生皮肤还是需要保护的 。
3.身体护理
夏天很容易滋生细菌 , 所以新生儿在夏天要注意勤洗澡 。宝宝出汗以后如果不经常洗澡会容易生痱子,有的还会有湿疹,皮疹的出现 。妈妈们要注意,特别是宝宝的脖子,大腿和手臂肉多地方,要经常检查擦洗 。
4.室内环境护理
在夏季要保持新生儿房间的空气流通,保持室温在25℃左右,不要开空调调温,因为空调吹出的冷气会让宝宝着凉的 。还有就是室内的湿度要控制在60%,不要让室内空气太干燥,给新生儿一个舒适的环境 。
5.补充水分
新生儿在夏天容易缺水,不管是母乳喂让还是奶粉喂养的宝宝都要多喝水 , 母乳喂养的妈妈们也要多喝水 。让新生儿在夏天多补水可以避免因天气炎热造成的脱水热的出现 。
6.新生儿睡眠
在夏季新生儿一定不要吹风扇,宝宝睡觉可以盖上单被 。宝宝睡觉的时候不要大声的说话 , 也不要把电视机的声音开的太吵,这样会使宝宝受到惊吓 。新生宝宝的睡姿要控制好,在两侧可以用小枕头挡住,良好的睡姿对宝宝的成长很有好处的 。
三、新生儿护理误区
1.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
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 , 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 , 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 。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不是肝炎,叫“生理性黄疸” 。它一般在生后第4~5天出现 , 一周左右消失 。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14天消失,产生原因:
(1) 孩子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使皮肤发黄 。
(2) 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产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将间胆转化为直胆而由胆道排泄,间胆在血中浓度增高,引起皮肤黄染 。
总之,生理性黄疸属正常生理过程 , 不需要治疗 。
2.挤压乳腺
新生儿的乳房在生后第4~5天出现轻度肿胀,并有少许乳汁溢出,7~10天达高潮 。这是因为母亲在妊娠后期体内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儿通过胎盘吸收了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时性肿胀,无论男孩、女孩都可有,属于生理现象 , 2~3周即可消失,千万不要挤压,它的恶果就是患“乳腺炎” 。
3.错弃初乳
初乳是指产后12小时以内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颜色太黄,比较清淡 , 所以有的人认为“初乳”是“坏乳”而白白挤掉,甚为可惜 。因为初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杀死破伤风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及引起腹泻致病的大肠杆菌 , 且能抵抗麻疹、小儿麻痹等病毒 。实践证明: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产乳越多 。
4.正常溢乳误为呕吐
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张 , 胃容量?。ㄔ嘉?0~60毫升),胃呈水平位 , 故易发生溢乳 。喟奶后应将新生儿竖起 , 轻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气 , 然后取右侧卧位 , 枕头高3~4厘米即可 。少量溢乳属正常现象,不应按呕吐治疗 。
5.误擦胎脂
胎脂有保护皮肤、防止细菌感染及保温的作用 。除胎脂较厚,皮肤皱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处,略加擦拭 , 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糜烂外,其它部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
6.脱水热误为感染
少数新生儿出生后的第3~4天有一过度性发热 , 体温骤升,有时可达39℃左右,但一般情况良好,夏季多见 。若补足水份后,体温可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不需治疗 。有人误为感染 , 给予抗生素治疗是不必要的 。
7.新生儿脱发
有些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头发很好、很黑,过些日子有的地方会脱发,这不是病态,属正常现象 , 俗称“奶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头发也会越长越好的 。不过造成新生儿脱发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
8.四肢抖动是不是抽疯了
因新生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或睡眠时会因突然抖动而惊醒,父母不必担心,这不是病态,是正常现象,慢慢可以随孩子的增长而消失 。

夏季新生儿如何护理_夏季新生儿6要诀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