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家庭意外防范措施_婴儿家庭意外防范方法


婴儿家庭意外防范措施_婴儿家庭意外防范方法

文章插图
导读:婴儿家庭意外防范措施是什么你知道吗?小宝贝学爬学走路的时候老是磕磕碰碰,容易发生意外,下面小编为你介绍婴儿家庭意外防范措施 。
不要把宝宝的小棉被挂在童床的围栏上,因为一旦婴儿把它拉下来,就可能因棉被盖住宝宝的头部而发生窒息 。
为了防止婴儿把小玩具吞入肚内,父母应坚持不把小玩具放在童床内,另外,也不要把安抚奶嘴或磨牙用具系在婴儿的脖子上 。到了宝宝能扶着站立起来的年龄,父母应注意拿掉放在童床周围的那些可以随手可取的物品 , 以防被他拖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
到了宝宝会爬会扶走的阶段,父母千万别忽略了家中电器给宝宝带来的潜在威胁 。此时 , 父母应把连接台灯或其他电器的电线理顺和隐藏好,并使宝宝尽量远离这些区域,以避免在宝宝爬或走时发生脖子被电线缠绕住的意外事故 。
夜晚,为了陪宝宝,父母往往会开启柔和光线的夜光灯,但父母应该注意为了防止“好事”的宝宝触摸灯泡,夜光灯或其他危险物品的放置的位置至少得离宝宝1米远 。另外,在宝宝睡觉时,最好关灯 , 有研究证明,夜间开灯睡眠不仅不利于宝宝睡眠,还会影响宝宝的视力 。
家中的药物、尿布等物品不能随便摆放,父母应把这些物品放在柜子中或其他小宝宝伸手拿不到的地方 。
儿童意外防范与家庭急救
意外伤害是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它包括中毒、窒息、溺水、交通事故、烧伤、烫伤等几大类 。意外伤害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 多因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防卫意识如不小心、考虑不周等生活方式所致 。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 因为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 非常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尤其是儿童,这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强的阶段,但却是意外伤害最多发的年龄段 。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爱玩、好动,但缺乏自觉的防护心理和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根本想不到可能会有意外发生 , 因此,让我们做家长的非常担心 。但是我们的许多家长可能想不到 , 意外伤害有52%恰恰发生在我们的家庭 。这些家长忽视了容易引起意外伤害的家庭因素,比如说,我们教会了宝宝拧开小瓶子的盖子,但却忽略了应该把所有的药品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你一转身,他有可能打开抽屉、拧开瓶盖把药片当糖丸吃进去 。有的家长把消毒药水放在厕所地上,这样用起来很方便 , 但宝宝也会很方便的拿起来把它喝掉 。一旦这样 , 我们家长哭都来不及了 。因此,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今天回去第一件事就是全面检查你家中的安全 。包括:整体环境的布置是否安全,窗户边不可以摆放孩子可攀爬的桌椅;阳台的栏杆要足够高;浴室和厨房是最应注意的地方,即使只有半桶涮墩布的水 , 也可能成为幼儿的杀手;家中药品、清洁剂、火柴、尖锐器皿及可吞咽的小物品要放在儿童不易取到之处或上锁的抽屉中;把不用的电插座插上塑胶护盖,将多余的电线用胶带绑好,因为年幼的儿童对这些东西十分感兴趣 , 他会用他够得着的东西去捅插座孔,一旦拿到卡子、别针等金属物意外就将发生 。(一定要在家中安装漏电保护器) 。
下面要讲的是一旦发生了意外伤害怎么办
在很多情况下你可能会惊慌,不知所措,那么第一点要做的是稳定你的情绪,把发生的事情搞清楚,看清楚造成伤害的原因是什么?危险是否仍然存在?不要在慌乱中更加重对孩子的伤害 。例如:孩子摔了,很可能摔坏了脊椎骨,这时你可能做得最糟糕的事就是冲过去把他抱起来!记住 , 假如你怀疑孩子的颈部、脊椎受伤了,绝不要去动他 , 如果必须移动时,也要全身一起移,尽可能小心地扶着他的头、脖子和身体,不要让他的头朝任何方向转动或扭曲 。尽量让头、脖子、身体保持一条直线 。
再如:孩子被开水烫了 , 家长一着急用手去抹,这一下很可能将伤处表皮撕脱,加重了伤害 。
所以我们说,发生了意外首先要做的是不要慌乱,以防乱中出错,要将发生的事搞清楚 。迅速离开仍在继续的伤害源(如煤气、中暑、触电),然后进行正确的急救处理,同时拨打120 。孩子的意外事故就其轻重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迅速危及生命的如溺水、触电、外伤大出血、气管异物等这类意外事故 , 必须在现场争分夺秒地进行正确的急救 。还有一类虽不会立即致命,但也十分严重,如各种烧伤、烫伤、骨折等 。如迟迟不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 , 也可造成死亡或残疾 。对危重病儿急救的原则是:1.先救命、2.防残疾、3.少痛苦三项 。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受伤儿童呼吸心跳已很不规则,快要停止或刚刚停止时 , 要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的急救措施,这是两项最重要的救命方法,家长一定要学会 。
人工呼吸:
母亲的嘴同时盖住孩子的鼻子和嘴,轻轻往里送气到胸部起来为止 。以1分钟30次速度(2秒钟1次)反复操作 。
心脏按摩:
用2个大拇指压住婴儿左右乳头连线的中心(大些的孩子可用单掌) 。手指陷入1~2厘米 , 1分钟100次的速度按压 。做人工呼吸与心脏按摩的比例是1:5几种常见的意外伤害的急救
淹溺(溺水)
婴儿和儿童即使在水很浅的地方也有可能淹溺 。一定要让孩子远离澡盆或洗衣机等地方 。而且,为防止万一出现的溺水做准备 , 要学会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起死回生的方法 。
首先大声叫人叫救护车,同时采取急救措施 。观察是否有意识、呼吸、心跳 。如果有意识,只是灌了很多水,肚子都鼓起来时,将孩子趴着放,手按在腹部并上提腰部,或者,救护者坐着,将孩子的腹部放在膝盖上,让孩子头朝下,轻敲其后背,让孩子把水吐出来 。
如果呼吸停止时,要快速清理孩子口、鼻中的杂物,让孩子仰着躺下,头稍向后仰 , 实施人工呼吸与心脏按摩 。
如果呛了一下 , 没什么事,但过后发热、咳嗽的厉害时 , 应考虑吸入性肺炎或肺水肿,请前往医院就诊 。
误饮、误食
婴幼儿常用自己的嘴去体验它感兴趣的东西 。如果误食小玩具,不足2.5厘米不尖锐、并且没有毒性不会融化的东西如:围棋子、小扣子、小硬币等,一般都能自行排出,家长每天应仔细检查宝宝大便看异物是否排出体外 。透视时如果异物已有2~3天还在呆在胃内不能进入肠道,就得请医生通过胃镜将异物取出 。如果进入肠道,一般2~3天即可排出体外 。
如果大一点的或尖锐的异物如图钉之类,很难由胃进入肠道自行排出,应立即去医院 。因为停留时间越长 , 越可能压迫和刺激胃粘膜,引发溃疡或穿孔等并发症 。
如吞入电池等有毒有害物品时,立即去医院 。
如果异物进入孩子的气管内,在医生未介入之前,家长可采用“倒立位拍打背部”法进行急救或进行口对口吸取 。如是大一点的孩子,可在其身后搂住一手握拳放在其上腹部,另一手压住这只手用力向上挤压 。因为一旦窒息3分钟,将会危及宝宝的生命 。小儿气管异物是一种危重疾?。?借助气管镜取出异物时也很痛苦,因此重在预防 。3岁以下的宝宝要尽量少吃干果,进食时不要逗玩、吓唬、斥责等,因为幼儿吞咽协调功能不完善,喉反射功能也不健全,使异物容易呛入气管 。所以家长要特别要引起注意 。
当宝宝误饮了身边的药物时,原则上是立即用手指刺激咽部吐出来,但如果是强酸、强碱如漂白粉、洁厕剂或是煤油等挥发物的话,吐出来反而会再次灼伤食道、咽部粘膜,妨碍呼吸,这时应立即去医院,一定要记住带上误服的药品和包装盒 。
眼睛进了异物
眼睛是十分娇嫩而又敏感的,如果进了异物宝宝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用手去揉,这样很容易伤害宝宝的眼睛 , 因为眼球的角膜 很嫩,也非常敏感 , 如果用手反复搓揉的话,会使异物在眼球上反复摩擦而造成角膜损伤,异物也不容易出来,轻者临床常出现角膜、结膜充血感染,重者会导致视力下降 。
因此 , 一但异物进入眼睛 , 应先将孩子的上下眼睑轻轻翻开,并用嘴小心将异物吹出 。有条件的话,可用生理盐水将异物直接冲出来,也可以滴入眼药水,促使异物随药水和眼泪一起流出来 。一旦异物出来后 , 应坚持滴眼药水或涂眼药膏以防止继发感染 。
电击伤
若是被击倒,呼吸心跳停止时,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摩并及时叫救护车,灼伤的面积和深度看来可以是轻微的,但皮肤内组织的受损可能要迟些才显示出来 。故此,受过电击的孩子一定要带去看医生 。
烫伤
对烫伤的急救应是分秒必争的,因滞留在烫伤局部的热量并不会立即散去,每一秒都在向纵深进犯,扩大杀伤范围,使更多的组织和细胞烫死 。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将伤处浸入凉水中,水温15℃以下为佳,且最好在水中15~30分钟,若穿着衣服烫伤,不应将衣服强行脱下或卷起,可隔着衣服洒凉水或用凉毛巾反复冷敷后酌情脱去或剪去衣服 。若皮肤起泡或出现破损,可用干净纱布将伤口处包起,用塑料袋或者其他容器装上凉水后冷敷降温 。
若是生石灰、火碱等化学性烧伤 , 不能直接进入凉水 , 要在干燥的情况下尽快将其清理干净后再降温,也不可采取酸碱中和法,因其两者产生化学反应后同时会释放热量,从而加重烧伤 。
有的家长在烫伤后会采取以下错误方法:在伤处浇醋、酱油以及碱面,或者涂抹紫药水、红药水,甚至还出现将棉花烧成灰撒在伤处的情况,这些操作不但不会起到良好的急救作用,而且还可能污染创面,在不利于康复的同时也加重了医生清理创面的负担 。
中暑
夏天到了,有的孩子长时间在太阳光下或是温度很高的屋子里玩,很容易出现中暑症状,已开始可出现恶心、心慌、胸闷、无力、头晕、眼花,轻度中暑可有发烧、口唇发干、面红或苍白发冷、呕吐、血压下降、重度时可呼吸浅快、神志不清、腹部绞痛、呕吐、抽风、昏迷 。
【婴儿家庭意外防范措施_婴儿家庭意外防范方法】应立即到树荫下或空调房间内,解开衣服,用湿毛巾降温、喝淡盐水、果汁等饮料、仁丹、十滴水等都可,中重度应立即去医院 。

婴儿家庭意外防范措施_婴儿家庭意外防范方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