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中风怎么治疗


面部中风怎么治疗

文章插图

面部中风怎么治疗
1、面部中风怎么治疗之体针疗法
取穴
主穴:地仓、水沟、颧、四白、太阳、丝竹空、翳风、睛明 。
配穴:合谷、内庭 。
治法
每次选主穴4~5穴,配穴1穴 。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据透刺之两穴间距离选针 。并以针尖到达止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为宜 。进针时,宜迅速点刺破皮,然后慢慢送针,不可提插捻转,针身与皮肤成10~15度交角,针尖指向止穴 。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贴附在皮肤上,感觉针尖和针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浅 。最佳者应将针身置于肌纤维之间,但不可过深 。配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颤法,使得气明显后留针 。均留针20~30分钟 。在留针期间行针1~2次,施捻转法,平补平泻 。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
2、面部中风怎么治疗之电针疗法
取穴
主穴:牵正、地仓、水沟、阳白、鱼腰、翳风、下关 。
配穴:合谷、行间、外关、后溪 。
牵正穴位置:耳垂前方0、5寸处 。
治法
每次选2~3个主穴,配穴一般取1~2穴,如为后遗症,则宜取3~4穴 。针刺前,先用左手指腹或手掌在患侧面部由轻到重向耳根方向推拿数次 。针刺方法如下: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增大,宜针阳白向下透鱼腰,迎香向上刺至眶下;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垂歪斜,针地仓透颊车;太阳穴深刺 。症候明显部位,接负极;正极可接于太阳穴,如为面肌麻痹后遗症可接双下关穴 。采用慢波,电流强度以面部轻度抽动为宜 。电针治疗,据观察在发病后15天应用效果较好 。如早期用电针,通电时间须控制在5~10分钟左右,病程超过半月者,通电时间可延长至15分钟 。亦可在得病后先针刺5~7次,再加用电针,以利恢复 。电针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
【面部中风怎么治疗】3、面部中风先兆
口眼歪斜
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 。
头痛头晕
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间断变成持续性 。
肢体麻木
面、舌、唇或肢体麻木,也有的表现眼前发朦或一时看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 。
面部中风如何预防
1、预防中风之静
即心静 。狂喜、暴怒、忧郁、悲哀、恐惧和受惊都会诱发中风 。所以患者应该保持乐观愉快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
2、预防中风之动
即适度运动 。每天坚持散步,做体操或打太极拳等柔缓的运动,以增强体质,预防中风 。尤其是肥胖的人要通过运动来控制体重 。“胖人多中风”,肥胖的人,特别是苹果型肥胖(以腹部肥胖为主),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所以也容易发生中风 。
面部中风食疗方
1、水和木耳降血黏度
高黏滞血症导致血液黏度增加,而使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出现血栓形成而引发中风 。因此,最好的食疗预防就是要多吃木耳 。木耳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把木耳水发后用开水烫2~3分钟后,直接控干水分,用芝麻油、醋和少许盐、味精拌着吃,最好晚餐吃这道菜效果更好 。除此要大量喝水,茶水、酸饮料、鲜榨果菜汁及矿泉水、凉白开、绿豆汤都可以作为水分进行补充 。
2、低脂、低胆固醇
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元凶,同时又是中风危险因素之一 。在饮食上,要多吃豆类及豆制品、蔬菜及菌藻类食品,主食以粗杂粮为主 。上述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脂肪分解与排泄,减少脂肪的吸收 。蛋白质食品可增加深海鱼类食品 。少吃含胆固醇高、脂肪高的动物性蛋白质食品,鸡蛋可每天1个,牛奶不限量 。

面部中风怎么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