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文人的养生之术

现在锻炼身体的活动和器械都很多,医疗也很发达,人的寿命普遍提高 , 可是古代处处都很落后 , 那时候的人怎么养生呢?
【我国古代文人的养生之术】

我国古代文人的养生之术

文章插图
1.睡眠法:南宋诗人陆游,晚间读书 , 一般以二更鼓?。ㄏ嗟庇谕砑?0点)为限度 。他认为,睡眠是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经常熬夜,必然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 。
2.静坐法:北宋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苏拭推崇静坐养生法 。他曾建了一个“息轩”,并题日:“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 , 两目微闭,全身放松 , 自然吸收,宁神静态,意守丹田 , 每次时间可在15-30分钟,他说这是大脑最好的休息方法 。
3.散步法:古人强调每次进餐后不能马上坐下工作或上床就寝 。如南宋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就说过:“饱食,不用坐与卧 , 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 。”散步时应该徐步缓行 。
4.沐浴法:定期沐浴更衣不仅是良好的卫生习惯 , 也是助于保持头脑清醒,身心舒畅 , 消除疲劳 。宋代文人沈京中说过:“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 , 身数沐浴……则神安道胜也 。”
5.闲赏法:布置好庭院,栽花种草,饲鸟养鱼,使环境清雅,能调节生活节奏,陶冶心情 。明代诗人,戏曲家高该曾著《燕闲情赏笺》,把鉴赏情玩作为文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
6.遍游法:苏武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利用节假日外出游览,投身自然 , 探奇揽胜,能令人心旷神恰,疲惫、郁闷置于身外 。
7.卧游法:就是在年高体弱无法外出旅游的情况下 , 将许多山水画贴在居室四壁;足不出户,卧而赏之 。元朝名画家倪瓒在《顾仲蛰见仿》诗中称之为“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 。”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说过“饱食,不用坐与卧 , 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 。”散步时须徐步缓行,老弱者不妨执杖相助,强调散步的方法和妙处 。
宋代文人沈存中说过:“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数沐浴……则神安道胜也 。”《礼记·内则》也提出“五日则汤清?。?三日具沐”的要求 , 都是说沐浴对身体的好处 。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 , 闲者便是主人 。”利用节假日外出游览,投身大自然 , 探幽览胜,能令人心旷神怡 , 疲惫、郁闷尽置身外 。他曾在儋县建一“息轩”,并题曰:“无事此静坐 , 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
南宋诗人陆游,晚间读书 , 一般不过晚10点 。他说“睡眠是消除精神疲劳的最佳方法,文人经常熬夜思维能力下降 , 于身体健康无益 。”他的观点即使放在现在也十分科学 。
元朝名画家倪瓒,在年高体弱无力外出的情况下 , 将自己喜爱的山水画贴于居室四壁,足不出户,卧而赏之 。为此他还在《促顾贽见访》诗中说:“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 。”也可见他对游山玩水的推崇 。
明代诗人高濂,布置好自己的庭院 , 在庭院里栽花种草、饲鸟养鱼,环境清雅,用来调节生活节奏,陶冶性情,他曾著《燕闭清赏笺》,把鉴赏清玩作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

我国古代文人的养生之术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