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真实的父母 而不是完美的英雄


孩子需要真实的父母 而不是完美的英雄

文章插图
【孩子需要真实的父母 而不是完美的英雄】导读:孩子需要真实的父母,而不仅仅是只会笑不会哭的父母 。真实的父母将教会孩子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境况,让孩子感受到力量,体会到丰富,最终完善自己,充沛自己 。……
孩子需要真实的父母,而不仅仅是一个榜样,一位英雄,一名没有瑕疵,只会笑不会哭的父母 。真实的父母将教会孩子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境况 , 从而获得了面对困难、度过情绪低谷的宝贵经验 。
☆真的不必维系“好”父母的形象
曾有不少家长说:“教育的书籍看了许多,也了解了不少现代育儿理念 , 可还是会在情绪失控的时候打骂孩子,过后又特别后悔!”类似的感受在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身上体会会更真切——那些养育过程中的艰难时刻 。试想一下,当孩子用轻蔑的眼神、上扬的下巴挑衅着自己尊严的时候;当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失效的时候,能不能发火竟成了父母纠结的问题 。换言之,我们在用压抑的方式去努力维系着一个“好”父母的形象 。
小贤的妈妈对此更是苦恼 。孩子在校反复出现的偷窃和撒谎行为,令到妈妈三天两头要被老师召见 。每次被老师训完话,自己心里都憋了一肚子火 。也曾打骂过孩子 , 可孩子是越打越皮 。妈妈觉得必须得换一种方式了,她转为努力维系孩子的自尊心 。妈妈想,既然孩子在校已经受批评了,自己再指责他 , 岂不让孩子更自暴自弃?自此,妈妈强烈地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不断告诫自己要“好好的跟孩子说话的” 。可无论妈妈怎么努力,小贤依旧状况频出 。
在小贤的印象中,妈妈既是那个通情达理、温柔贤惠的好妈妈 , 也是那个暴跳如雷,情绪失控的坏妈妈 。妈妈以对立的形象存留在了孩子的记忆中 。真实吗?真实 。但 , 这并非真实的全景 。对于妈妈而言,那份失望、沮丧和无力也是需要被展现的 。
☆教导孩子活成一个真实的人
小贤的妈妈是位单亲母亲,在孩子刚入学的时候两夫妻就分居了 。为了给孩子维系一个完整的家庭假象,妈妈从不正面回答小贤的疑问:“为什么爸爸总不回来吃饭?”“为什么爸爸不在家里睡觉?”
“爸爸忙”是妈妈使用频率最高的理由 。妈妈的眼泪只有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流淌,她有意无意就会对小贤说:“当感到不开心的时候就去做其他的事情 , 要想办法让自己尽快开心起来 。”正是这些“尽快”让小贤无法静下来去思考和消化那些困难的情绪,他急切地需要从这些情绪中抽离出来,或回避、否认 。换言之 , 他缺乏对自己情绪加工、处理的能力 。
当小贤在学校遇到挫折的时候 , 尤其是人际方面出现困扰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偷窃行为 。偷窃所带来的刺激感往往能让人获得短暂的愉悦 , 它以极端的方式取缔了焦躁不安的难耐 。换言之 , 偷窃行为使得小贤成功回避了挫败感,这是一种替代性获益 。它迅速满足了小贤内心的渴望,扭转了挫败感带来的低自尊 。然而遗憾的是 , 这样的短暂愉悦又再度激起担心真相暴露的焦虑,不得不用谎言去继续维系 。至此,小贤不得不动用过多的资源去保持这种平衡 。他无法进入到一种自然而然、放松自在的状态 。他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在个人能力发展、学业成就上 。小贤的谎言不正像妈妈在用托辞来维护婚姻破裂的举动吗?
《三字经》曰:“子不教,父之过 。”身为父母,除了教给孩子知识、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教导他们如何活成一个真实的人 。孩子需要学会认识情绪、辨识情绪,并且从父母的身上看到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处理矛盾、熬过一个又一个艰难时刻 。共同生活的目的就在于对这些时刻能彼此分享和讨论 。
☆用真实的力量去感染孩子
假若小贤的妈妈直接地告诉孩子目前的婚姻状况,说说自己在面对老师时的羞愧和无力 。甚至可以谈谈对孩子、对婚姻、甚至对自己的失望……这些话题的目的不是期望孩子去分担,而只是呈现一个人真实的处境 。孩子获得的将是对父母更立体的认识,对生活更多的感悟 。它存在于荣耀与卑微、愉悦与伤心、掌控与失控之间,是在理想化和现实之间更广阔的空间里 。
孩子必须从父母的身上获得这些经验 。而父母真实的态度恰恰表达了对自身的接纳 , 对情感丰富性的认同 。父母用“真实”示范了如何对亲密的人保持坦诚,如何勇敢地说出心里话 。这当中更核心的则是对关系的信任 。
最终 , 孩子能渐渐明白情感是无需隐瞒和刻意回避的 。就像小贤无需在妈妈面前装做对爸爸若无其事,他是可以表达对爸爸的失望和不满,也可以保有对父爱的渴望和占有的,不是吗?这是一个趋于整合的状态 , 而不是非好即坏的对立 。
真实是最有力量的,也是最为丰富的 。做一个真实的父母,让孩子感受到力量,体会到丰富,才能完善自己,充沛自己!

孩子需要真实的父母 而不是完美的英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