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精髓--混元运动


陈氏太极精髓--混元运动

文章插图
【陈氏太极精髓--混元运动】陈式太极拳在强调缠丝劲的基础上 , 上肢运动有棚、捋、挤、按、採、挒、肘、靠八门劲别和通背劲、对称劲,中间有“胸腰运化”,下肢有 棚、捋、挤、靠、 采及进、退、顾、盼、定五步和“裆走下弧”,这些合到一起产生的劲称为“混元劲” 。为了在太极拳技击对抗中走出“混元劲”来,有如下要求:
逢力必 棚, 逢 棚必缠,逢缠必转 , 逢转必沉 。
这些要求包含在每个动作中,而且是在瞬间同时完成的 。细心的读者可以对以上16字诀认真揣摩体会 。下边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混元运动的规律 。
一、六个方向的圆
太极拳运动的肢体运行轨迹非圆即弧 。弧是圆的一部分,可归入圆中进行讨论 。我们先来定义:具有六个方向的力称为“混元力”,也就是说,“混元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拥有六个方向——前、后、左、右、上、下,即立体的圆 。有的人虽然走得也是圆,也是弧,但只有四个方向 , 这样的力不能构成“混元力” 。
一对方向的力,比如前后或左右或上下 , 这样的力产生的劲叫直劲 , 对对方构不成威胁 。因为它是直来直去的,严格的讲它不属于太极拳劲别的范畴 。四个方向的力才能形成圆和弧线运动,但对方的大脑可以作出判断,肢体的本能反应可以跟上你,随上你,对对方的威胁也不大 。只有是六个方向的圆弧运动,即立体的圆运动才能使对方对你的运动方向无法判断,这是太极拳有别于其它拳种的精妙之处 。你可以先出手打我,我一接手就干扰和改变你的运动方向 , 使你处于被动和无目标状态,然后便是我的打击,这是太极拳“后发先至”的奥妙所在 。

陈氏太极精髓--混元运动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