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苗的认识误区_人们对疫苗的误解


关于疫苗的认识误区_人们对疫苗的误解

文章插图
导读:现在,很多小朋友都会注射疫苗 , 但是,由于疫苗的知识没有被广泛普及,所以人们身上存在不少关于疫苗的认识误区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人们关于疫苗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
【关于疫苗的认识误区_人们对疫苗的误解】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预防接种用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 。其中,由细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成的为疫苗,有时也统称为疫苗 。
疫苗的抗病原理是怎样的?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 。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 , 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
下面,我们看看人们对疫苗的误解有哪些,让小编来为你一一澄清 。
误解一:流感疫苗含汞 。
为了防腐,以前的流感疫苗确实添加了含50%汞的硫柳汞 。不过从2001年起,6岁以下儿童所用的疫苗已被禁止使用这种防腐剂,6岁以上的青少年以及成年人所用疫苗也几乎不含硫柳汞 。
误解二:别人打了疫苗,我就不会被传染 。
即使别人都接种了疫苗 , 自己没有接种也会被传染上疾病 。某些病菌,如破伤风和甲型肝炎,除了通过人传播,还可以通过污染的土壤或者食物传播 。
误解三:疫苗打多了降低免疫力 。
每一次接种都是让身体发生一次免疫应答并通过抗体产生防御功能 , 这样身体就可以对抗可能发生的疾病传染 。儿童接种多种疫苗可以在早期为机体提供更多的保护作用 。
误解四:只有孩子需要打疫苗 。
很多疫苗是为青少年和成人设计的 。最常见的如流感疫苗,可以每年注射一次 。大学生在住进宿舍前需要接种脑膜炎疫苗,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也可以从中受益 。成年人还需要接种破伤风和百日咳加强疫苗 。一是因为,儿童在4岁前并不能够对百日咳完全免疫;二是因为,婴儿发生百日咳有时是由成年人传染来的 。
误解五:孕妇不能打疫苗 。
这个说法不完全对 。比如 , 女性在孕期免疫力有所下降,最好接种流感疫苗,产生抗体后能保护宝宝6个月 。
误解六:打疫苗会得自闭症 。
有研究显示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联合疫苗与自闭症的发生有一定联系 。但实际上,该研究结果自公布起就受到了质疑 。其实,麻腮风疫苗“与自闭症发生有关这个说法是没有科学事实依据的 。
误解七:很多疾病已被消灭,不用再打相关疫苗 。
目前全球人类传染病仅天花已被消灭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百日咳等随时可能在局部地区爆发 。因此,该打的疫苗一个都不能落下 。
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了关于疫苗的认识误区,希望大家能够更正过往的错误观念,重新出发多角度地正确认识疫苗的作用 。

关于疫苗的认识误区_人们对疫苗的误解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