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早教_早教的意义


什么是早教_早教的意义

文章插图
导读:近年来早教发展迅猛 , 家长也逐渐认识了早教,那么 , 什么是早教,早教的意义是什么,早教的误区有哪些,也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什么是早教,早教的意义是什么 。
什么是早教
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 侧重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
对于早期教育儿童年龄的分界,学界有以下两种看法:早期教育广义指从人出生到6岁入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 , 对0-6岁儿童进行的以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而一般幼儿在3岁进入幼儿园,所以3-6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又称了幼儿教育 。狭义主要指0-3岁幼儿阶段的早期学习 。
早教的意义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 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有人认为,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 。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 。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 。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 。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
早教的误区 , 早教不等于过早接受文化教育
许多年轻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这方面还是十分的下功夫,在教育孩子上确实倾是用了很多的心血 , 但是结果往往却并不是自己所设想的结果那样,问题的关键是因为家长没有掌握孩子早期教育的正确方法,他们对早期教育有误解,他们将儿童的早期教育、早期智力教育、早期知识教育三者混淆了 。他们把儿童的早期教育误认为是提前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而智力开发就是要对孩子进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教育 。因此,家长们特别重视教孩子认字、计算、弹琴、绘画、背唐诗等 。更有甚者 , 有的人千脆买来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本 , 让孩子系统地学习,结果是导致早期教育知识化和小学化 。这种早期教育知识化和小学化会对孩子造成很多的危害,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 会影响孩子键康人格的形成,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及视力造成影响 。
【什么是早教_早教的意义】另一方面,父母很重视让孩子在智力方面得到更多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如意志、毅力、性格、兴趣等的培养 。有的家长甚至剥夺了孩子游戏、娱乐的权利 。还有的过分溺爱孩子 , 生怕孩子受一点儿委屈,让孩子与一切“艰苦”和“辛劳”19绝,即使是在很不富裕的家庭里,孩子也成了“先富起来的人” 。这种生活上照顾和包办过度,智力上要求期望过高,行动上限制干涉过多的“过度化教育”,造成了孩子依赖性强,缺乏贵任感和忍耐心,意志薄弱 , 控制力差,使孩子失去了天性和自由,人格和心理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 。如江苏宜兴市有一位小学的“数学尖子” , 就因为在举行的奥林匹克竞赛预赛中遭到淘汰,受不了这一打击,留下两封遗书自经身亡 。类似的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这些家长不但没有见到孩子成“龙”成“凤”,反而过早地尝到了“溺爱”的苦果 。

什么是早教_早教的意义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